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探究
【作者】 马 骏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第四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一切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况将对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了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教师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课堂活动模式。
互动是一个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有效的互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巧妙设计。
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应遵循的原则具体体现在:(1)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设计情景化、角色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切、自然、轻松地实践语言活动。(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难度适中: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任务分配:指令简练、清晰,以保活动的顺利完成。(4)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和时代特点,使活动具备趣味性、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5)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活动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在巧妙设计的活动中看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教师的别出心裁和匠心独具,才能做到形式丰富、精彩纷呈,也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有效的互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的说来,成功设计的课堂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化的活动
“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应保持生活的素材、样态,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彰显着生活的色彩。让学生在一个简约的、生活化的课堂中,学到直观的、有真实感的知识。
2.情景化的活动
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景。情景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易于融入活动,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如在教材Go for it!的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单元教学中,笔者事先拍下了自己星期天逛服装店时的录像。画面是一家服装店中,自己手里拿着几只购物袋。课堂上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猜测What's in this bag? 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之后,购物袋的图画被逐一点击打开,出现了一件件的服装,和每件衣服的英文名称。这时,学生纷纷脱口而出:Oh, a sweater!/A short....接着,笔者在此设问:How much is the sweater/ short...?笔者在学生回答后给出真实的价格。最后,当笔者提出 How much are all of them? 时,许多学生早就已经算出答案举起了手,还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They're so cheap!”或“Wow, they're too expensive!”等。此情此景,使课堂褪去了那份生硬和刻意,讲英语因有了真实的情景而成了十分自然又顺利的事情。
3. 趣味化的活动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课堂活动也不例外。活动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所以,课堂活动应力求趣味性。
4. 合作型的活动
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学习必然要采用合作的形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针对课文主题进行的讨论和辩论等,正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这种合作型的活动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益智型的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以经常动脑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最有效的途径,而以活动的形式动脑效果更好。如复习定语从句时,为了避免复习课和语法课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笔者引入了猜谜语的游戏。每个谜面都包含一个定语从句,如:(1)It is a country that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2)It is a city which is called “foggy city”.(3)He was a famous person who had 1093 inventions.等。这样,学生们积极动脑,大胆猜测,兴致很高。通过活动,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综观上述种种活动,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这种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教会了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更验证了教师设计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了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教师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的课堂活动模式。
互动是一个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有效的互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对活动的巧妙设计。
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应遵循的原则具体体现在:(1)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设计情景化、角色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切、自然、轻松地实践语言活动。(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难度适中: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任务分配:指令简练、清晰,以保活动的顺利完成。(4)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和时代特点,使活动具备趣味性、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5)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活动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在巧妙设计的活动中看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教师的别出心裁和匠心独具,才能做到形式丰富、精彩纷呈,也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有效的互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的说来,成功设计的课堂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化的活动
“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应保持生活的素材、样态,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彰显着生活的色彩。让学生在一个简约的、生活化的课堂中,学到直观的、有真实感的知识。
2.情景化的活动
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而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景。情景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易于融入活动,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如在教材Go for it!的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单元教学中,笔者事先拍下了自己星期天逛服装店时的录像。画面是一家服装店中,自己手里拿着几只购物袋。课堂上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猜测What's in this bag? 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之后,购物袋的图画被逐一点击打开,出现了一件件的服装,和每件衣服的英文名称。这时,学生纷纷脱口而出:Oh, a sweater!/A short....接着,笔者在此设问:How much is the sweater/ short...?笔者在学生回答后给出真实的价格。最后,当笔者提出 How much are all of them? 时,许多学生早就已经算出答案举起了手,还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They're so cheap!”或“Wow, they're too expensive!”等。此情此景,使课堂褪去了那份生硬和刻意,讲英语因有了真实的情景而成了十分自然又顺利的事情。
3. 趣味化的活动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课堂活动也不例外。活动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所以,课堂活动应力求趣味性。
4. 合作型的活动
语言的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学习必然要采用合作的形式。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针对课文主题进行的讨论和辩论等,正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这种合作型的活动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益智型的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以经常动脑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最有效的途径,而以活动的形式动脑效果更好。如复习定语从句时,为了避免复习课和语法课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笔者引入了猜谜语的游戏。每个谜面都包含一个定语从句,如:(1)It is a country that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2)It is a city which is called “foggy city”.(3)He was a famous person who had 1093 inventions.等。这样,学生们积极动脑,大胆猜测,兴致很高。通过活动,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综观上述种种活动,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这种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教会了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更验证了教师设计活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