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作者】 马 花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城关小学)


【正文】摘 要: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习惯性的将已经形成的固有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这种方式是基础教师主观思想上,而不是站在学生个性化发展角度上,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作能力的提升。在固有的灌输式作文教学方式下,学生写出来的作为基本雷同,毫无创新意识。面对这一发展现状,需要相关教师意识在传统作为教学中的不足,并将个性化教育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作文教学中,促进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足;改善策略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1教师引导方法不当
  首先,教师对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摆脱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禁锢。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没有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仍旧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其次,教师在重视理论讲解,忽视了学生作文实践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滔滔不绝的知识讲解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的可怜,在课堂中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从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2作文命题缺乏个性化元素
  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的题目几乎就是那么一种,千篇一律的作文题目仍小学生失去了创作的兴趣,在普通的作文题目下,学生习惯性的将固有的写作模式套用在作文写作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3个性化评价体系不完善
  其次,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采用的评语一般就是“优”、“良”、“差”,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学生在作文中的亮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有哪些,降低了学生作文创作的积极性。
  2.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提升成绩的手段,而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引导下,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写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创作的过程,缺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及兴趣的激发,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造成小学生厌学的心理,看见作文就头疼,增加了作文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结合现代化的素质教学需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摒弃传统固有教学思想,站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定位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创新的机会,拓展学生思维发展,以此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2.2指导方式创新
  因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基础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学生的个性指导需要教师站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角度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建立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大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程度,然后实施分层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身的个性化及思想,促使写作方向更加具有新颖度。如在叙事类文章的写作中,小学生一般采用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正常顺序进行考描写,而这样的叙事类文章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这类文章的写作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插叙、倒叙等方式,突出文章高潮,简单扼要,对于次要内容的写作方面应尽量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文章主题,并加以反思与总结,实现写作主题的升华。
  2.3实行个性化作文命题
  个性化名命题是学生创作的前提条件,在个性化命题下,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自身情感及价值观等。如在想象类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自身比喻为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如猪猪侠、奥特曼、超人等英雄形象。也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综艺节目作为作文的命题,将综艺节目中感兴趣的事件以及获得的启示等,融入到写作中,鼓励学生所思、所想、所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突破单一化命题作文的现状,逐渐消除小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及厌学心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发展与积累写作素材,拓展知识面,为写作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2.4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作为评价语言过于简单化的问题,需要相关教师予以重视。教师的关注往往会成为小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教师在作文评价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生在写作中的优缺点进行明确的标准,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坚持公正性、准确性、适当性原则,评价的语言不仅仅要指出其中的优点,也要指出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语言与方法。
  结合上文可知,在个性化角度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相关教师予以重视。在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为作文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单一化作文教学中的缺陷,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特征,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需求,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陈慧敏.吉林教育.2015(28)
  [2]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实践研究[J].单金丽.成才之路.2015(27)
  [3]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夏春梅.教师.2015(26)
  [4]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感受[J].强永莲.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
  [5]立足生本的小学语文作文辅导探微[J].李月虹.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