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地理教学引入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庄惠彬

【机构】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形式也有了更新的要求,人们不只拘泥于课堂教学,在探索教学与科学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微课程”以它制作简单、方便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逐渐走入了课堂当中。高中地理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之一,它信息量较大、知识结构较复杂,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很难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微课程的出现弥补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它不仅增加了教学渠道,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多元化与立体化。目前,高中地理教育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微课程教学,本文针对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微课程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受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影响,教师需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将课程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点,加上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自主活动。而微课程的出现,丰富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还能够改善枯燥乏味的地理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常常以背诵的方式学习,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1]。
  (二)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当下的地理教学在更新方面还不足,不能够及时更新地理知识,做不到有效的结合时代的变化,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然而在课堂上接受者传统的地理知识,当两者不一致时,学生们就会对传统地理知识提出质疑,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单纯的教授知识,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和考试分数,而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全面培养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教学理念的制约使得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
  为了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因此,微课程对高中地理课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微课程的内涵与教学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结合下,产生了新的教学手段——微课程,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微型教学,它通过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让自己的教学内容整合制作成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授课,以供教学使用[2]。微课程的特点是时间短,方便学生随时观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快更多的掌握知识点。
  教师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一)微课程的研究内容
  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视听并举,提供了更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的过程更加趣味化,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信息的接受量,使学生的分析力、理解力增强。教师掌握了新时代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微课的设计制作方法。
  (三)微课程的创新设计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枯燥乏味,他们喜欢更生动、更直观、色彩鲜明的课程,而微课程就可以满足学生们的这一需求。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可以合理穿插一些生动的视频资源,让微课程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地理教学。微课程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式的设计,便于学生有效的学习课程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地理知识。微课程的引入让地理的教学工作更加多姿多彩、灵活多变[3]。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以单一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对知识点进行解析,辅以动画、小视频等,以微课程的视频形式展现出来,借助录屏软件将讲授的过程录制下来,用拟人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工作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三、将微课程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课堂的生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课教学,为学生系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为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一年级必修1《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一课时,教材只提供了一部分的知识内容与图片,并没能够对此做详细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并制作微课程视频,将太阳照射地球的过程、地球如何运转、昼夜如何变化、以及昼夜变化与四季变化的关系播放给学生们观看,学生们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更全面的了解了这一课程的内容,加深了知识的印象,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接受知识与学习的能力,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难点知识讲解[4]。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成微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与复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地球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将这一课程的知识划分了层次,将地球自转的周期、速度与方向、太阳自转的意义等重点、难点知识详细的列举出来,并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记忆知识点提供了便利。微课程的出现有效的将课堂教学时间给予了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增强了参与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快速把握知识要点。直观、形象的教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利用微课程展开实践活动,通过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伍俊.谈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14+116.
  [2]侯全栋.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83-184.
  [3]黄靖钰.分层教学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微课程设计——以人教版“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为例[J].地理教学,2018(21):38-40+43.
  [4]林晓华.“微课程设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气候类型判读及成因分析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17(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