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初中音乐歌曲演唱教学新思路

【作者】 刘 鹏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七团学校)


【正文】摘 要: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歌曲演唱教学占有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对于歌曲的强音和高音演唱与把握不是很准确甚至学生演唱很吃力,这些问题的出现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解决,要找到出现演唱不准确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并且要帮助学生渡过变声期演唱歌曲的问题。学生的声带变化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局部冲血、水肿,音调、音色逐步发生变化。原因是由于声带发育变化造成。而且男女学生声带也有差异性。女生的声音变细变高,而男生的声音变粗变低。男女学生的声带都是由童声变化而来,在这个变声时期,如何很好的练习唱歌又能保护好声带不被不正确的歌唱而受到损伤。是广大音乐教师需要潜心思索、探究和实践探索适合学生演唱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声带保护;演唱方法;歌曲调式
  如何帮助好学生演唱强音和高音及学生在变声期正确科学的演唱歌曲,因为学生在变声期对歌曲的演唱存在第一在歌曲演唱中音准把不是很准而且唱弱音‘虚’而引起唱出来的音偏低,声音变暗的现象。第二在歌曲演唱时遇到较高的音时大多数学生很难唱准唱好高音,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和处理这些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勇于探索和实践找到适合学生演唱强音和高音并在变声期也能把歌曲唱好的有效方法来。
  一、选择适合歌曲,音区和音高
  学生的音域男生在g-c2左右,而女生,c1-f2左右,在这个节段男女学生的音域都很窄因此遇到相对较高的音时,如果调式选择不合适学生很难演唱上去高音。在实际教学中女生演唱高音难度相对较大,往往由于高音演唱不上去,造成破音,跑调,低八度演唱等现象。而男生在演唱高中时也常常出现,大声喊唱,跑调,出现不正确的声音。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状况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找到原因帮助学生正确的演唱高音。如果歌曲音域太宽时,可以选择相对音域较窄的歌曲来演唱。让学生对相对适合的音区来演唱经过一段适应后增加歌曲的音区。
  二、采用适合学生的演唱方法来完成高音的演唱
  初中学生由于到了变声期演唱歌曲遇到强音乐和高音时就不能延用过去童声演唱歌曲的唱法了,比如在六年上册音乐教学中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曲中就遇到第二段演唱时,如果按照一般的演唱强音和高音很难演唱上去,只能听有些男学生在大声喊叫,而女生则是发声破裂跑调,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音准。还有八年级歌曲学唱歌曲《雪绒花》高音部分学生也是唱不好。如何解决学生强音和高音演唱不上去的问题,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分析、了解找到唱不好的原因。通过分析找到以下几个原因。1)气息控制不准确2)唱法不适合。因此在教学中要去解决这些出现的原因和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在演唱歌曲中气息控制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对歌曲的示范演唱来说明气息的意义。进行有针对性的气息训练,学会吸气采用什么样的吸气教师可以介绍几种呼吸方法通过实践让学生找到,比如闻花式的吸气在生活中学生对闻花并不陌生也容量找到感觉。吸了气后控制好气息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如何控制气息,通过示范与引导,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深吸一口气让学生保持住,然后让学生慢慢把气放出来。如此练习多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控制吸气与呼气。第二,学生有了气息控制的基础后再进行适合学生演唱的方法学生用小的声音轻声来演唱,然后逐渐看能不能唱上去高音,根据学生的声带发声特点,采取轻声、假声、气声等方法来实现高音的演唱。由于学生前面练习不到位当要唱高和唱强音时用气常常一股一股地向上猛冲,导致音偏高,声音摇晃,经常这样‘吼’,声带将会因负荷超重而引起病变。所以,老师在教学安排练习歌曲时,结合变声期的实际情况,尽量少唱强音和高音,有利于变声期声带的发育。演唱抒情、柔和的乐曲时,气息要有节制,平衡地向外呼出让气流充分带动声带发声,特别高音区的强音,要有气息支持的感觉,使气息始终保持均匀、流畅,声音丰满、通畅、柔美。通过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学生基本能把高音唱好,收到了一定效果。
  三、运用好不同调式进行模进式练习控制好声音的力度
  学生如果对一首歌曲演唱高音不能很好的把握和演唱,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对歌曲采取降调处理,或者采用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哼鸣法掌握歌曲的旋律,等到学生熟习后加入歌词,然后升调演唱歌曲。比如《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曲,教材歌曲是用C调,可以先降到A调让学生来演唱,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控制好气息平稳均衡,把握好音准和节奏,由于降调后歌曲的音域位置发生了变化对于学生演唱起来相对容易了。然后再升到降B调来演唱会由于有了A调的演唱经验学生对气息的控制也相对自如了因此在降B调上演唱也不是很困难了。有了前面演唱的基础在学生熟习掌握后然后再升到原调C调进行演唱通过实践练习演唱学生也基本能掌握演唱高音。
  四、运用好模进训练学生控制好气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发声特点,进行适合学生演唱歌曲的模进式的发声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音区的气息控制发声,通过不同音区的模唱学生找到相适合的气息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哈哈大笑不会笑出破声,向远处喊人不会喊出岔音,通过练习要让学生基本掌握发声的方法和技能。人本能的声音与气结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音域宽广,声音丰满而具有穿透力和爆发力,这正是歌唱中要找的感觉。但演唱中要根据演唱内容决定音高、音量的变化,使声音和气息协调平衡,表达出歌曲的内涵。演唱高音时,吸气要深,要稳而适度,支点要低,感到有一种向下向后的‘后坐’力量,像喊人一样运用气息,感觉声音是从眉心中发出,使声音圆润、高亢,具有穿透力,这样就可以解决变声期唱高音‘捏’和‘挤’的毛病。演唱低音时,把气提起一点,像说话时的用气,两肋和腰部两样不能松懈,气息有一种向上的支撑力量控制住,保持音的音高位置,使声音聚而坚定,感觉声音像是从喉头发出。演唱低音时多用胸腔和口腔共鸣,声音低沉、雄厚、有力,解决变声期唱低音‘压’的毛病。演唱强音时,要表达刚劲有力的情绪,气流较快流量大,一定要注意气息的运用;气息要吸到‘丹田’,饱满而富有‘后坐’力,两肋和腰部保持挤压腰带的感觉,使气息平衡而富有弹性地向外呼出。让学生体会到气息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教师在歌曲教学中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把握好高音与歌曲的演唱,找到适合学生演唱歌曲时的呼吸要领和高音演唱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鹏跃,胡庆凤 《谈青少年变声期歌曲教学的教法》[J]《音乐天地》,1995(3):22-22
  [2]黄晓萍《高音唱法的探索》[J]《黄钟》,2003(s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