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要点解析

【作者】 周雪丽

【机构】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城关小学)


【正文】摘 要:学生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学生的成长会出现“缺陷”,所以各种各样的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如何让学生拥有真情实感呢?就要让学生参与高效化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因为语文教育是实现学生情感发展的教育,是实现学生表达交流的教育。所以,在笔者看来,高效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来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点
  小学语文教学是最受关注的学科。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促使学生实现发展的基础学科,小学阶段本身就是促使学生实现发展的基础学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思想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拥有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了生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了高效化的教学,学生的发展才能实现素质化、生活化、全面化。可是,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呢?笔者认为就要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重点内容,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符合学科特色的教学,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会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才能实现高效化的作文教学呢?
  1、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小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想写写不出,脑子里一片空白。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小学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却缺乏观察的能力,他们观察到的内容往往是“走马观花”的,就算是看见,也记录不下来。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高效化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让学生有可以观察的内容,再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积累在脑中,想写时“取出来”就可以了。例如写一个劳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劳动锻炼。只有经常参加劳动,才能对劳动的艰辛有所认识,对劳动成果的甘甜有所体验,对劳动快乐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参加劳动,只能三言两语写自我服务劳动,或者从有限的几次卫生大扫除中去搜肠刮肚,就写不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入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2、沉淀写作需要的“语言”
  写作写的是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一种技巧,一种文化交流的技巧、一种表达交流的技巧。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就是“写不好”,而造成学生写不好的原因就是学生积累的“语言能力”不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3、形成写作的欲望
  小学生非常的爱表现。这一特点可以成为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良好契机。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我们可以应用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
  4、应用合作学习实现高效写作
  合作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也展现出了极强的作用。在展开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训练目的、作文题目展开审题讨论,然后相互交流,相互提意见与建议。一些学生不善于表达,在合作交流中,他的发言往往不能满足其他学生的需求。为了克服这一点,可以采用中心发言人引导式合作,从小组中选出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中心发言人,由他引导该组成员逐步合作完成口述任务。其间教师要在各小组之间巡视,也可适当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这样的有效教学中才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这也是写作教学的一种革新。
  5、通过评价实现学生共进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渴求实现自我发展的学习者。而且是希望有合作学习伙伴的学习者,希望能够获得他人肯定与帮扶的学习者。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看别人的作文,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发现别人的优点,及时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反思。通过这个过程,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教学一般都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容易忽略写作完成后的讲评。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教师必须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展现出导的作用,就要在课堂中,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实现“有写”;引发学生的情感与思想,让学生实现“想写”;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让学生实现“能写”;应用合作与评价方式,让学生实现“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