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 苗利平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中学)


【正文】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带领大家认识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由此引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希望以此能够为语文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使语文教学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从以往的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到现在的同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了教育更加以素质教育为主。如今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改变思维,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均衡发展,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简要分析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1、组织语言的能力,2、发散思维的能力,3、传承文明与文化的能力等。
  组织语言的能力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最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以学生语言方面的素养为培育基石,以此展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语文教学要时刻把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以熟练使用语言为目标,不断加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为提高语言构建能力不断努力。
  核心素养中发散思维的能力也相当的重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良好的思维方式才能够更好的构建运用语言,而当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后,反过来对思维的发展也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承文明与文化的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现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语文主要教授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汉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基石,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就是在进行文化的传播,语文教学囊括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及认同,可以使健康文化得到发扬。
  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不是单纯的为某一学科的附属,对所有的学科来说,都可以构成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围绕着最重要的一环展开。不同学科有着其不同的教育目的,学科教育侧重点也都大相径庭,但是,总而言之,每项学科都是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是最传统的教育科目,在学生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可以说是贯穿始终,所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显得十分重要。中学阶段的学生更是把知识整合并运用的重要时期,这时就要更好地培养核心素养。
  如今的语文教学虽然能进行相应的母语教育,但是在进行传统文化及精神的传播方面稍显较弱,一些学生还是缺乏积极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只是进行相应的应试教育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语文核心素养的全方位学习,才能够使语文学科教育的初衷得以更好的诠释,才能找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前进方向。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学生的语言结构能力
  经过研究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及写作能力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学生具有非常好的语言结构能力,那么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将得到提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阅读学习,应该尽量对他们实施最新的语言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该尽量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长足发展。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应该尽其所能得采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教授语言文化之知识,一旦学生处在不一样的语言情景之中,就能够挖掘汉语的不同含义,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升学生话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
  想要增强语文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使学生的思考角度更加全面化,思考方式更加多元化。教授语文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这对他们形成文化知识体系非常的关键。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关键,如果一个学生的文化视野开阔,那么他的思维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要正确引导其拥有创新性的思维,使学生在正确的思维方式下进行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思维培养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一般情况下,个人的智力情况会大大得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加强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承,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初具雏形,就需要更好的进行相关的教育。深入文化传承,是学生能够更好得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从而为个人价值观体系搭建更好地框架。教师在进行课外知识拓展的时候要好好进行文化过滤,避免产生低俗的文化。此外,教师应该意识到文化是多元化的,应该使学生学会多种优秀文化的整合方法,从而提高个人涵养,增强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这对于提升文化传承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广大的人民教师持续不断地努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煜晖,李倩.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6-11.
  [2]赵中强.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策略[J].学周刊,2018(21):43-44.
  [3]汤金平.新课标下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64-65.
  [4]郑新丽.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的应用价值追求[J].教育探索,2017(04):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