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作者】 蒲菊英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学生学习知识最重要的就是教导的作用。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的不断进行,新课标下的课程标准也在依照既定的道路不断前行着。教学中,主张引进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以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成长。因此,需要教学的优化和不断地探索,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关键词:师生互动;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教师都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对学生的教授,没有能够进行一定的教学创新,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水平的凝固化,停滞不前。在进行新课程的标准下,主张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实现学生高效率的课堂表现,而要实现这一个目的,不仅仅要提高语文知识的质量,而且要从学生方面去着手,从师生互动着手。
  1、当前小学语文的现状
  在进行应试教育以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张进行课本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教授,对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基本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能够有稳定的素养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过于死板的语文知识,对于学生活跃性和学生自主性、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就存在较大的缺陷。学生不能够独立的发挥自己的创作和语文思维,只能局限在一个个知识点的研究和记忆中,长久以来形成了背诵化的记忆而缺乏理解。因此,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当下语文教学中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情。
  2、教师对于语文教学情境的建立
  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讲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就是说,要让学生参与进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做课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就需要老师做到,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平等,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孩子们刚处于独立的阶段,本身对于外界事物有较为惧怕的陌生感,本能的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需要老师要多多鼓励孩子们,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能够将全身心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实现课堂的融洽和课堂效率的提升。同时要鼓励他们思维的发展,在对于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句子,要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通过举一反三,锻炼他们思维活跃度和信心。
  3、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节奏的建立
  教师要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和课堂的大局。在小学,学生处于比较好动的阶段,纪律性不强,因此会可能有很多突发原因和事故所导致的课堂内容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或者对于课堂内容能不能很好地完成。所以要实现有动有静。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有动有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步。学生能够听得进去教师讲述的知识,能够把全身心的精神状态投入进去,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和学习语文知识,这是关于学生“静”的一个阶段。在学生对于“动”的阶段中,是指的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能够与老师进行姣好的互动,学生能够和老师积极地互动和探讨研究,实现对于语文学习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语文的热爱。就比如对于“看云识天气”中,主张让学生对于这一节内容能够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辨认到不同的云层所代表的意义。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先让学生能够熟练课本中所讲的各种云层,并且对于各种云层能够熟练地辨认出来。其次,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校园的操场上,实地的让学生辨认各种云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动和静的方面做到对于知识的运用。
  4、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质疑,就是说对于一切事物都能够有着问询的态度,在对于所有的事物中,多问问原因,这一点是非常有用的。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形成学生问问题的习惯,对于他们自身素质的培养和独立思维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其二,在进行课堂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质疑精神,设立问题情境,就比如在学习语文中的“对于信封的写法”这一实践内容中,要让孩子们多问问原因,比如“格式这样设置的原因”等等,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对于信封的写法,学会做到熟练地应用。
  5、创新精神的培养
  5.1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中,由于语文内容的偏文科性,可能会有点枯燥,对于爱好活泼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就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理念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随着科技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进,教学理念可以融入进科技的发展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设备,通过播放一些益智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上。其次,还能够以一个新颖的教学思路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最快的熟悉最为前沿的儿童时尚,从而将他们正确的应用在课堂中。如可以将“熊出没”中的动漫人物的熊大和熊二保护森林的情节从而对孩子们进行爱护植物的教导,让孩子们心甘情愿的主动接受知识。
  5.2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进行语文的教学中,不仅需要老师做到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促进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学会经常性地让学生多阅读,多写作,通过阅读课外书达到他们语文素养提升的目的,与此同时,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关于语文学习的妙处。
  6、课堂互动的相关建议
  6.1转变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
  对教学时间安排进行合理配置,教师要在课下进行积极备课,采用让学生听,让学生讲,让学生评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把课堂的主场交由学生把握,实现学生的自主式教学,让学生和老师具有一种你听我讲的朋友式合作关系。
  6.2师生互动,相互融合
  在教学授课中,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讲,要通过教师设置的各种抢镜,把学生引入到教学课堂,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采用目标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来达到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情况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
  6.3带动起全班学生进行学习,不落下每一个孩子
  在以往,由于好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强,受到老师的喜爱,而一些差学生由于跟不上课堂所讲内容的节奏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时刻关注到这下学生的状态,主动性的引导他们,使他们融入到学习知识的大队伍中。
  6.4带动学生进行分组式的教学,提升课堂活跃度
  在小学语文中,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独自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需要他们进行自我讨论和自我否定才能真正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通过设立分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分组时,要通过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共同进步。
  6.5教学方案要有多种备案,多样化教学
  教师与学生能够互动的最浅层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这同时也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最恰当的一个时机。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心情往往能够完成更多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往往能够超常发挥,学生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也能够接受和学会更多知识。语文课堂是一个感性的课堂,相对于枯燥的语文知识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懒散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也都是最为差的状态,没有效率的课堂,终究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就要求老师能够有多样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达到课堂最好的效果,师生共同互动,共同进步。
  7、结束语
  在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觉地爱上语文课程,就需要老师做到对于自身的素质要做到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为一体,对于课堂模式来说就要做到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根据时代走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爱好和学习效率为一体,做到语文课堂的健康,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百香.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考试周刊,2018(38):47-47.
  [2]王进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考试周刊,2018(12):63-63.
  [3]朱建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教育现代化,2018,5(37):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