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设教学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作者】 汪 芬
【机构】 (新疆伊宁县第一小学)
【正文】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生身心发展缓慢,思维还有待发展,学习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困难重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既巧设教学情境。在教学实际中,加深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便学生通过情境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逐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快乐学习。本文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浅谈如何巧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高效
小学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数学方法、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创设教学情境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但是从今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存在误区,创设的教学情境存在低效、无效的现象,在课堂中创设无用的教学情境非但对教学没有帮助,反而形成了干扰,直接降低教学效率。如何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话题。下文将阐述情境创设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具体的巧设教学情境策略。
1.情境创设的基本概念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1]。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检验数学教学高效与否的一个重要依据。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情境的创设
(1)情境创设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以生为本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情境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服务。小学生的年龄小,学习的自觉性差,接受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兴趣不高,对数学的学习产生误解[2]。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创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感知能力强,把教学和实际相联系,可以拉近生活和数学学习的距离,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在实际情况中,使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的情境如下:教师准备一些除了大小不同其他都完全相同的图形,两个图形为一组,一组是装牛奶的箱子,一组是圆形图案,一组是世界地图等。以上三组用实物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实物呈现,学生能够用眼睛观察,直观的感受比例的相关知识,即任意一组图形本质上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每组中的一样东西在另一样东西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或放大,这样的教学情境显然是高效成功的。
(2)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的重要。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无法长久的对同一件事情保持注意力,并且常与兴趣有着密切的关联,兴趣支配着小学生的大部分行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使情境和学生的兴趣达成一致,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3]。小学生的兴趣广,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情境充满着童真童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从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过渡到学习中,保持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情境: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导入的音频,播放北京水立方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水立方的造型和建筑规模,通过语言描述在水立方举办过的各种比赛以及我国运动员取得的成就,在学生欣赏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情境的导入然后揭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水立方能坐多少人?最后就顺其自然的进入万以内数的认识。
(3)情境创设要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教师的课堂情境创设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要不断更新,完善,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在情境创设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因为同一种情境如果反复被使用,失去了情境教学的新鲜感,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学情境针对性强,反复的运用在多个知识点的教学容易产生情境和知识点脱节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情境创设,与时俱进,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这样才会使得教师教的知识更加贴近于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教师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教学跟上时代的脚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数学课堂才能更加高效。
3.讨论(小结/总结)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然而教学情境的有效与否取决于数学教师能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应注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情境的创设,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许多,如故事情境、会话情境、表演情境等,只要运用得当,教学情境都能真正的服务于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4):86-87.
[2]高登玲,李金凤.巧设教学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43.
[3]程华清.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人教版数学第6册《认识小数》教学案例[J].中国教师,2015(S2):57.
[4]计晓琴.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3):48-49.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高效
小学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数学方法、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创设教学情境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但是从今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存在误区,创设的教学情境存在低效、无效的现象,在课堂中创设无用的教学情境非但对教学没有帮助,反而形成了干扰,直接降低教学效率。如何巧设教学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话题。下文将阐述情境创设的基本概念,并且提出具体的巧设教学情境策略。
1.情境创设的基本概念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1]。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能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检验数学教学高效与否的一个重要依据。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情境的创设
(1)情境创设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以生为本
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情境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服务。小学生的年龄小,学习的自觉性差,接受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兴趣不高,对数学的学习产生误解[2]。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创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感知能力强,把教学和实际相联系,可以拉近生活和数学学习的距离,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在实际情况中,使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的情境如下:教师准备一些除了大小不同其他都完全相同的图形,两个图形为一组,一组是装牛奶的箱子,一组是圆形图案,一组是世界地图等。以上三组用实物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实物呈现,学生能够用眼睛观察,直观的感受比例的相关知识,即任意一组图形本质上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只是每组中的一样东西在另一样东西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或放大,这样的教学情境显然是高效成功的。
(2)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的重要。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无法长久的对同一件事情保持注意力,并且常与兴趣有着密切的关联,兴趣支配着小学生的大部分行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使情境和学生的兴趣达成一致,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提升学习的效率[3]。小学生的兴趣广,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情境充满着童真童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从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过渡到学习中,保持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情境: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导入的音频,播放北京水立方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水立方的造型和建筑规模,通过语言描述在水立方举办过的各种比赛以及我国运动员取得的成就,在学生欣赏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情境的导入然后揭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水立方能坐多少人?最后就顺其自然的进入万以内数的认识。
(3)情境创设要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教师的课堂情境创设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要不断更新,完善,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在情境创设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因为同一种情境如果反复被使用,失去了情境教学的新鲜感,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学情境针对性强,反复的运用在多个知识点的教学容易产生情境和知识点脱节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情境创设,与时俱进,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这样才会使得教师教的知识更加贴近于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教师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教学跟上时代的脚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数学课堂才能更加高效。
3.讨论(小结/总结)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然而教学情境的有效与否取决于数学教师能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应注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情境的创设,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许多,如故事情境、会话情境、表演情境等,只要运用得当,教学情境都能真正的服务于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胡国华.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4):86-87.
[2]高登玲,李金凤.巧设教学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43.
[3]程华清.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人教版数学第6册《认识小数》教学案例[J].中国教师,2015(S2):57.
[4]计晓琴.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