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发挥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作者】 赵慧珍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语文课堂肯定会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适应新教学理念,成为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初中语文老师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只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努力活跃 课堂气氛,创造唯美意境,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可以教学相长,在 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老师主导课堂的能力。
  关键词:主体;主导;语文课堂;主动性;启发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探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何转变初中语文课堂的旧有模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育理念的真谛,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上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使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走上一条康庄大道。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多年,结合自身的实践,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发挥初中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人性化的语文教育教学是发挥初中语文老师主导地位的前提
  功利的唯成绩论的应试教育永远是实现新课标理念最大的拦路虎,也是最能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发挥主导地位的首要因素。初中语文教师要敢于放下应试教育的包袱,本着人性教育的初衷去组织和引导初中的语文教学,脱离了真心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性化教育,再怎么好听的语文教育教学都会沦为形式 成为各种功利目的的工具。中国的传统教育有许多精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 如“儒”字,分开了就是“人需”,可见儒家的教育可以说是为了人性的需要,孔子 的教育理念就很能体现“人需”,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点,就很 有现实意义。“有教无类”一所有人都应该拥有受教育的能力和权利;因材施教 一根据学生的特长实施不同的教育。我们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要端正我们的思想,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既然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教育并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就应该一视同仁,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成绩故意去引导某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忽略某些“朽木不可雕” 的学生,而是根据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根据他们的特长实施不同的语文教 育教学方式,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所以说,要实 现初中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须以人性化的语文教育教学为前提的。
  二、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乐于担当引导角色
  中国的儒学教育讲求“师道尊严”,新中国成立后,又把教师称为“天底下最 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地位提升到了极高的道德层面,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 位。正是因为有了相对于学生来说过高的地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养成了“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也不敢提出质疑,更别提是挑战教师的权威了,久而久之,语文教师自我感觉良好,而学生则习惯了“配合”老师上课,这是完全违背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地转变观念,自觉把学 生的学习地位和自己教学地位摆平位置,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对 知识的不同见解,以及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对教师见解的挑战,把教学过程变成 一个“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过程,转变以往教师强势灌输,学生被动 接受的知识传授过程。也只有教师接受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才会 主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去发现新知识,形成新 学习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在亦师亦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会 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从学习中陶冶情操。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时候,我引导学生学习“我”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个时候有个同学举手说道:“老师,我觉得文章中的海伦.凯乐虽然得了聋哑,但是她也是幸运的,虽然经历这样的磨难,但是她也遇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海伦.凯勒正因位有这样的遭遇,她变得更加好强。”他的说 法让我眼前一亮,我没有责怪他的“胡思乱想”,反而表扬了他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们反思人生,因为人生不可能一路畅通,有时候死路也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之一。学生们都很兴奋,纷纷说了自己经历过的看法,课堂活跃 起来,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我顺利实现了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保证。
  三、合理的教学评价定位是发挥初中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保证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主要有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等。在应试教 育的背景下,成绩优劣成为了评价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成为主流,为了追求成绩,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利用权威逼迫学生被动学习,追求学业成绩,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客观上 必然形成了教师为语文教育教学主体,学生沦为受体的结果,不利于素质教育 的展开。要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以个体内差异评价为主转变评价体系。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 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成绩 同过去成绩的比较,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 异。转变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长处,不 以成绩论英雄,少点功利多点人性。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合理灵活的评价体系 之上,同时也是发挥初中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保证。
  总之,以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是我们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 多想方法,多做研究,主动去发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以人性化的 教育胸怀来关爱我们的学生,把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摆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