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探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作者】 王 娟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实验小学)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此可知,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程度。但是,我国大多数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普遍偏低,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他们的综合水平,这大部分是因为小学语文老师的阅读授课方式不正确。本文对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在平常的阅读课堂上进行个性化教育,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存有弊端;策略研究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可先由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悟出学法。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这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门运用广泛、极其重要的语言和思维性学科,小学语文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与灵魂,一直是萦绕教师心头已久的问题。而个性化阅读教学为苦闷的阅读教学带来了甘霖与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教学的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增强阅读体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二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析疑、解疑和答疑能力,推动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质疑批判精神的形成一定意义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学生长远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三是有利于教师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促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加之各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个性化阅读教学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学生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二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保护学生阅读信心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些语文教师由于意识不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不注重因材施教。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过分注重阅读结果,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亟待创新。课堂不能迎合个性化阅读需求,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三、个性化阅读授课的有效方式
(一)鼓励主动探究,凸显学生个性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被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将课堂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解决疑惑,这样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感悟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学习必然是卓有成效的。教师要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其爱上语文课堂,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补白文本,解放学生个性
艺术的留白让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点作进一步的诠释,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自由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解放学生的个性,同时起到充实课文的目的。
(三)以生为本,放飞学生个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提倡要“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放飞学生的个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让教师完全放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既要大胆放手,又要从旁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放手,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主动思考,对话文本,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四、注重学生积累性阅读
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尤其是文章的情感,它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
认认真真地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靠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也主要靠熟读。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与韵外之致不容易分析出来,讲解也难以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悠然有所意会。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古典诗词、现代新诗自不必说,必须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诵读品尝。一些看似浅显的现代白语文,也还是要多读才行,读多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叶圣陶先生早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书”。学习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训练。而“读”又是最为基本的实践和最为有效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应该变多余的分析讲解为扎实认真的阅读训练。
结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这件事情的方式,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那么就算花费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把事情做好,由此可知,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始把阅读中融入个性化教学之前,应该对这种授课方式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小学生的特征,找到正确的授课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08)
[2]胡蓉华.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5)
[3]芦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存有弊端;策略研究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可先由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悟出学法。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这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门运用广泛、极其重要的语言和思维性学科,小学语文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与灵魂,一直是萦绕教师心头已久的问题。而个性化阅读教学为苦闷的阅读教学带来了甘霖与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教学的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增强阅读体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二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析疑、解疑和答疑能力,推动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学生质疑批判精神的形成一定意义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学生长远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三是有利于教师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促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加之各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个性化阅读教学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学生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二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保护学生阅读信心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些语文教师由于意识不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不注重因材施教。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过分注重阅读结果,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亟待创新。课堂不能迎合个性化阅读需求,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三、个性化阅读授课的有效方式
(一)鼓励主动探究,凸显学生个性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被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将课堂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解决疑惑,这样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感悟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学习必然是卓有成效的。教师要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其爱上语文课堂,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补白文本,解放学生个性
艺术的留白让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点作进一步的诠释,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自由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解放学生的个性,同时起到充实课文的目的。
(三)以生为本,放飞学生个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提倡要“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放飞学生的个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让教师完全放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既要大胆放手,又要从旁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放手,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主动思考,对话文本,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四、注重学生积累性阅读
语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密,它始终离不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阅读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读得多了,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尤其是文章的情感,它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
认认真真地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靠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纯熟度,也主要靠熟读。有些文章,它的好处、妙处,它的弦外之音与韵外之致不容易分析出来,讲解也难以深透。只能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吟咏,然后才能悠然有所意会。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古典诗词、现代新诗自不必说,必须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诵读品尝。一些看似浅显的现代白语文,也还是要多读才行,读多了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叶圣陶先生早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读书”。学习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训练。而“读”又是最为基本的实践和最为有效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应该变多余的分析讲解为扎实认真的阅读训练。
结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只有掌握这件事情的方式,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那么就算花费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把事情做好,由此可知,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始把阅读中融入个性化教学之前,应该对这种授课方式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小学生的特征,找到正确的授课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08)
[2]胡蓉华.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5)
[3]芦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