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低年级快乐识字教学初探

【作者】 叶雪梅

【机构】 (广西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把握识字教学中的情趣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活性的原则,并探究积极有效的识字教学规律,努力实现识字教学的高效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在新的教学中,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发展。以下是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利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趣味识字
  在传统的教学中生字卡片的使用普及性强,低年级课堂上生字卡片几乎节节课都要和学生见面。现如今多媒体教学使卡片逐渐成为过去,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生字更有视觉美图片美的效果。课文导入后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我根据课文内容的情景出示卡片,这些卡片要么成为苹果形状爬到大树上邀请孩子们,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学生们辨认每一张卡片上的字,认不来的字翻书找拼音,读准字音,然后和生字卡片打招呼,呼唤它们的名字;要么这些卡片制成动物的形状在荷叶上跳舞,学生们说出动物卡片上生字的名字就可以和这些动物们一起在荷叶上做游戏;要么这些卡片制成蝴蝶的形状,一位学生读卡片上的生字,一位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找对了这张蝴蝶卡片就可以飞到红花中飞舞。如果学生发音不准或读错,老师仿佛是有生命卡片带着富有童趣的语言说生字宝宝生气了,把它的名字再呼唤一遍等。课本上这些“我会认的字”、“我会写的字”这些字宝宝变得既具体又富有生命,变得亲切、可爱。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生字时,我先出示一幅图画:大树上站着一只得意的叼着肉的乌鸦,树下是一只眼睛滴溜溜转的狡猾的狐狸。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学生边说我边出示飞出的有趣的卡片,学生的兴趣很高,很快地识记了本课的生字,并发现与动物有关的字一般都是“犭”字旁。随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把字音读准,使他们达到整体感知生字的目的。再如,复习旧知时学生对着出示卡片开火车、当小老师等,一张张卡片就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学生在生动活泼童话游戏中掌握了生字,在童趣中学习,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二、字理识字教学饶有趣味
  读过一个教学故事,讲的是一位教师三次教学“虐”字的不同经历。第一次运用的是程式化、老套的方法,让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分别走过场,结果听写错误率高达30%。第二次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住字形,查字典了解字义,再“引导”学生把最后部件想象成“小鱼叉子向外”“要去虐待别人,可不能自虐”。结果听写正确率提高了,全班却“虐待成风”了。第三次,老师认真查阅了资料,在了解到“虐”是由“虎”衍生而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观察字形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在比较中记忆,教学效果果然十分显著。这个教学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识字教学,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要有趣味性,更要讲究科学性。可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异。但是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又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应该说,教师在掌握必要的汉字学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理与趣相结合,科学教识字,是提高课堂识字效率,提升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前提与保证。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三、构建民主多元的识字氛围
  在识字教学中,不同的教学识字方式就可以激发学生自主识字。以下是我经常运用的方法:
  1.猜编字谜。字谜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一头牛站在屋檐下,牛角顶破天(牵),头戴倒八帽,身穿弓字衣,一条腿站立,一条腿翘起(弟),可上可下(哥)”“一人一木,累了休息”、“二人从,三人众”等字谜,刚开始,由我来出字谜让学生猜,后来由出示学生在家预习时对所要识记的生字编的字谜,猜出来的学生可以得到出谜面的学生或老师的礼物即一朵花、一张画片等。学生们摩拳擦掌奋勇争先,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欢乐中认识了生字。
  2.编儿歌和“顺口溜”。儿童主要依靠形象思维来认知和识记,运用比较有趣的语言,编成琅琅上口的口诀、儿歌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识字。例如,学习“鲜”字,先板书“鱼”字让学生读,再板书“羊”字让学生读,并随口读出“一只鱼,一只羊。熬鲜汤,味道香”,接着让学生把儿歌说一、两遍,就在无形中掌握了“鲜”这个字。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些有趣的顺口溜,如:“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朝”: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己、已”,开口“己”,半闭半开是个“已”等等,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字体结构,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能力。
  3、汉字加减法
  这种方法是一个字加一笔或二笔变成某个字,加某个部首或减去这个部首变成一个字,还有就是两个独体字加起来为某字。在识记汉字时这种方法使用的最多,如识记“天”字可以用加法即“大”字上面加上一横就是“天”;对=又+寸;乔=桥—木。此法即巩固了旧知又学到了新知,还锻炼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在教学生字字形时,我常常会问“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一开始我示范:如“明”这样的字我就示范“加一加”的方法,教学生说“日加月就是明,明天的明”。如“堆”字我示范找形近字的方法,教学生说“谁去掉提土旁换上单立人就是堆,土堆的堆”。如一些结构不明显的字如“告”,我会示范用猜谜语的方法,叫学生猜“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学生很赶兴趣,纷纷猜是什么字,也就记住了这个字是“告”。
  4、想象法
  想像识字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想象力丰富,我们可运用会意、象形等造字法训练学生识字。如教学“歪、尘、众”等会意字时,我问:“为什么这些字要这样写?”学生经过思考就会明白“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人多称之为众。”又如教学“柳”字,这个字一直到高年级都有学生把右边的撇忘掉,所以我在教学中就抓这一重要笔画,引导学生想像着微风吹来了,柳枝是什么样子呢?有的柳枝细些,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有的柳枝粗些,微风中还是那样直直的。形象的语言,就让学生记住了那一撇,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
  此外,还有对比法,就是对字形或字音相近的字进行归类、对比,然后再加以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跑”“抱”“袍”“炮”这四个字,字形、字音相近,容易混淆,可编成顺口溜对它们加以区分,如“有足就是跑,有手就是抱,有衣就是袍,有火就是炮。”,有换部首法,利用熟字帮助识字,如以前学过“跳”,现学习“逃”字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畅游在汉字王国的国度里。
  四、落实课堂写字指导
  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学生不仅要具备说、读的能力还要具备写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吧汉字写漂亮、正确。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有限,学了容易忘记,因此,教学生字后指导书写要“趁热打铁”。每堂课我都会指导学生写二到三个“我会写的字”。先要求学生书空写,然后指导写字的姿势,熟记写字“三个一”。利用课本、多媒体等资源教学生观察,临摹,规范写两个,最后反馈,及时表扬书写的好的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地方,做到出现问题不拖拉。写得好的课后贴在“规范字展示栏”里,提高识字写字的兴趣。
  总之,教学时,应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游戏,为师生、生生互动提供有效平台,为学生学好汉字说好普通话,提高读写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