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作者】 董虹桥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麻秧中心小学)


【正文】  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何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能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自主地学习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创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在课堂中设置一种创造情境,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我创造了这样一个课件情境:小蝌蚪找妈妈,它们跳到荷叶上,找到妈妈后欢快地跳跃。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想象:小蝌蚪会说些什么?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发言,你一言,他一语,说了很多想说的话。学生在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所想所感,达到语文教学的会想会说的目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故事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要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有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词、句、段、篇的分析是难以达到目标的,要跳出课堂,与生活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到课内。如学习《妈妈的帐单》这一课时,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母亲的辛苦。首先老师创设回忆母亲对自己深沉爱的故事,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然后让学生回忆妈妈对自己爱的事例,学生想到: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比如教我认第一个字,扶我走第一步路,帮我做饭洗衣……妈妈的爱是点点滴滴,无言无语,却给我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再启发学生想象课文中妈妈的用心。
  三、创设生活情境,延伸语文课堂
  语文走进生活,生活中学习语文,孩子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我在教学中,越过课堂,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例如识字教学,鼓励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譬如大街上、车厢里、商店,广告牌等地方认识生字;学习《火烧云》这一课前,布置观察天气特别晴朗的傍晚西边天空的样子。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语文课堂无处不有。
  四、创设表演情境,展现自我,开发创造力
  小学生模仿力强,善于模仿、乐于模仿,更喜欢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就会积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活跃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语言。尤其是故事情节精彩的作品,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丑小鸭》等可以采取课本剧表演等形式,由师生共同扮演角色。如遇到说明性或科学性比较强的文章,引导学生改变形式进行新闻发布会,或导游、招聘交流会、广告设计等形式进行情景的表演,课堂上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场面。
  五、创设音乐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音乐传达情感、反映生活。运用音乐创设情境、烘托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画面表达的情感。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范读课文的时候播放轻音乐,烘托出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爱。
  六、创设竞赛情境,调动积极性,自觉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渴望表现自己。老师充分利用好孩子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如学习《背影》这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写到几次背影?几次流泪?分组抢答,学生立即认真阅读,寻找答案,在竞赛中解决问题。
  七、创设网络情境,引导想象,提升情感体验
  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教学《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等写景的课文,使用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风景如画的山水景色中,激发他们的兴趣,自发地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我运用了以上几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根据课文内容,教学需要,往往需要创设多种情境,做到综合运用,有主有辅。运用情境使课文内容和文字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共鸣,让课堂教学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让语文课堂因情境而变得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