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运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 陈 娟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新光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一种全新的微课教学模式产生了。微课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微课成为当今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很有现实意义和探究意义。经过自身较长时间运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大胆尝试,积累了一些微课教学经验。本文将从微课使用的现状、微课在教学中的价值或重要性、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现状;价值;应用
  一、微课的使用现状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或重要性
  1.微课的使用现状
  微课是现代教学技术兴起后,诞生的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每节课里的重难点知识,把它制作成微课教学资源,用微信或QQ推送给每个学生,供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性学习。当今时代,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微课便是这二者有机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短小精炼的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微课,很多教师只知其名,不知其实,上网浏览微课的教师也不多,当然这些教师就更不会使用微课了,这就是微课在目前的现状。
  2.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或重要性
  (1)微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对学生来说,微课更能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的需求,让他们更有选择性的自主学习,对学生知识上的查缺补漏和巩固强化都非常有好处,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上学习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微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网上学习的愿望。数学教师要投其所好,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找准课堂与微课的切入点,让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小学阶段,小学生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显然学生仅用课内这一点时间学习数学是不够的。为让小学生打好基础,学好数学,微课便是最好的弥补方式,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找准课堂与微课的衔接点,让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微课知识容量小,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较短,一般可在10分钟内完成,很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生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用时少,收效大,事半功倍的效果明显,利用微课这种拓展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3)微课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打造高效的微课质量。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有着其他课程资源没法比拟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推送微课资源时,一方面会给学生提供在线服务,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微课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将心中的疑惑提问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这样,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就增多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性都有增无减。
  二、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微课按教学方式可分为:讲解类、提问类、分析类、自学类、习题类……,教师把微课运用于教学过程,能很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辅助效果会十分地显著,从而可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1.利用微课提前做好课堂导入工作。
  利用微课提前布局,精心创设课堂导入。课前,数学教师可针对本课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作好微课(或者微视频),发送给学生,指导学生尝试完成。学生经过如此这般的课前学习,对本节内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正式上本节内容时,教师就会轻松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发送一些优质的讲评视频,让学生课前观看学习。如此一来,就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打好了基础,接下来的新课就可以顺利地开展了。
  2.利用微课可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的辅导学生的难题。
  中国是人口大国,学生人数众多。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这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城市各小学,每个班级都是人满为患。课堂上,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面面俱到地辅导每个学生根本不可能。而微课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课后,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带个性化的微课,推送给不同的每个学生,供他们学习。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设计个性化的微课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制作微课教学资源,须量体裁衣的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情况,然后按相同情况归类分组,再量身定制不同内容的微课,供各组学生学习。针对运算能力差的学生群体,就给他们推送计算题多的微课,让他们多做多练;对公式不理解的学生群体,就给他们推送公式推导的视频微课……。总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发送不同内容的微课,这样不但能使教学有更强的针对性,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微课要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基础,凸显微课的趣味性。
  因年龄的因素,在学习上,小学生都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自觉性。所以,数学老师制作微课时,要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基础,设计出的微课必须具备实用性和趣味性两个特性,即可激发学生学习微课的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微课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把小学生感兴趣的儿歌、动漫、音频、视频、精彩的文字等融入微课之中,增强微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
  3.在微课中创设生活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师设计微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微课对学生学习的驱动功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和效果,合理选题是关键。教师要在微课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选择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内容进入微课,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为学生设计实际运用的微课:李华去文具商店买了2支钢笔,3支圆珠笔,一支钢笔5块钱,一支圆珠笔2块钱,李华付营业员20块钱,应该找回多少元?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购物经历,设计这种模拟商店购物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的贴近生活。
  4.创设多样化的微课,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数学具有抽象的特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有不少的数学问题都超过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微课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形式多样,易于学生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把数学题编辑成趣味性很强的微课,学生在津津有味的阅读时,思考故事中内含的数学问题。把数学问题故事化,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微课的学习兴趣,收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对营造微课文化氛围也有一定的作用。
  5.打破时空界限,微课无处不在,让学习无定界。
  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了微课,由此打破了学生学习上的时空界限。无论学生身在何处,只要接收到老师推送而来的微课,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为学生的学习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总之,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微课这种拓展资源在教学中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和赞赏,因此,微课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教学活动之余,教师要广泛合理地利用微课,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营造更加浓厚的微课文化氛围,让微课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微课模式,弥补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数学教师设计微课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选择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