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立足学生,细心倾听 ——倾听中的幸福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 更求看着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完全小学)
【正文】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创建幸福课堂,那么这个课堂一定要具有师生平等、民主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倾听习惯。本文将分析小学课堂中倾听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倾听的过程中幸福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幸福课堂
倾听是一种了解别人的重要方式,不仅朋友之间要互相倾听,亲子之间也需要倾听。同样,在小学的课堂中,教师也要学会倾听。首先,学会倾听可以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另外,还可以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解。但是对于倾听这项基本技能,有很多人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所以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针对小学生的习惯特点,众所周知,他们生性活泼,爱问,爱说,尤其是语文课堂上,更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倾听,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1、小学课堂中倾听的重要性
1.1倾听有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课堂的和谐有效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需要学生能够相互理解,互相包容。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需要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需要信服教师的安排,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些都需要双方能够耐心倾听,学会倾听,只有能够耐心倾听对方,才能够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从而促进课堂的和谐进行。
1.2倾听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生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感,都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其实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那么如果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和别的学生在说话,或者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小学生的发言进行倾听,那么就会极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自闭,不愿再发言的现象。所以,在课堂中进行倾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在班级中体现出存在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
1.3倾听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靠的就是彼此之间的倾听,只有耐心的倾听对方的话语、建议,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彼此沟通的桥梁。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够相互倾听,那么会出现学生不信服教师,教师对学生产生偏见的情况,所以这就需要双方之间相互倾听,认真地、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求同存异或者相互纠正,这样才能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
2、倾听中的小学语文幸福课堂构建
2.1将关切之心留给学生
学会倾听首要是将关切之心留给学生,这是将师生的关系建立在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之上的,也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内心需求含有深切的关切。只有教师关切学生,师生的关系才能变得更为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离开自我的精神视角,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需要,这样的教学才能深入到教育的本真状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静下心来打破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隔膜,转变教师与学生被权威化与迷失性的错误倾向。
2.2对学生充满移情式理解
我们可以将移情理解为将自我置身于他人境地,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他人的境况。这种理解方式,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行为并了解他人的需要。在这种交往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两者之间存在这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没有等级的差异,更多的存在朋友间的理解与真诚,这种真诚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并乐于将内心的感动升华为对老师的尊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幸福的意义也在于可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倾听,充满真诚的理解产生移情的方式使师生之间能够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使教师与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尊重理解他人个性、思想并能接纳其个性与思想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思想的转变对教师来说更有裨益,在倾听中,师生之间的理解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且平等的交往关系,这样教师更容易倾听到学生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以此来发现问题,寻求教育的新契机。
2.3在民主和谐氛围中构建幸福课堂
对于一堂小学语文课来说,课堂的幸福指数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依据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其成功的首要基础,这不仅需要有教师的言传身教的师品吸引,也要有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支撑,而更显重要的还有学生内心需求的对个体认知存在感得到认同的尊重。为此,倾听在一堂课中起到的作用将突显出来,以此为表里的形式与内在精神尤显重要。另外,学生是否愿意表达心声,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耐心倾听,只有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自由完整的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和谐,教师以其倾听、鼓励、疏导的姿态来与学生共同成长。
2.4在教育模式探索中完善幸福课堂
教学是最需要技巧的艺术,良好的态度决定教学的质量,恰切的方法更影响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探索倾听之法,是完善幸福课堂的必由之路。在小学语文课堂构设激活主体意识的倾听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学习内容的高度抽象化,往往会出现学生“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情形,学生想表达但无从说起,教学倾听艺术的展现,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既有亲自参与的过程性,又有教学实践的亲历性。这样师生的交流就有了可以依托的话语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多思,多问,多说。教师才能多听,多问,多引导。
3、结语
综合上文我们的分析和探讨,想要构建幸福小学语文课堂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是小学生在课堂中建立自信心,并且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倾听也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学生英语倾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探讨[J]. 李薇薇. 成才之路 2015年34期
[2]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 聂金东. 新校园(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幸福课堂
倾听是一种了解别人的重要方式,不仅朋友之间要互相倾听,亲子之间也需要倾听。同样,在小学的课堂中,教师也要学会倾听。首先,学会倾听可以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另外,还可以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理解。但是对于倾听这项基本技能,有很多人却忽视了它的重要性,所以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针对小学生的习惯特点,众所周知,他们生性活泼,爱问,爱说,尤其是语文课堂上,更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倾听,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1、小学课堂中倾听的重要性
1.1倾听有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课堂的和谐有效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首先需要学生能够相互理解,互相包容。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需要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需要信服教师的安排,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些都需要双方能够耐心倾听,学会倾听,只有能够耐心倾听对方,才能够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从而促进课堂的和谐进行。
1.2倾听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生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感,都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其实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教师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那么如果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和别的学生在说话,或者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小学生的发言进行倾听,那么就会极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自闭,不愿再发言的现象。所以,在课堂中进行倾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在班级中体现出存在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
1.3倾听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靠的就是彼此之间的倾听,只有耐心的倾听对方的话语、建议,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彼此沟通的桥梁。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够相互倾听,那么会出现学生不信服教师,教师对学生产生偏见的情况,所以这就需要双方之间相互倾听,认真地、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求同存异或者相互纠正,这样才能够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
2、倾听中的小学语文幸福课堂构建
2.1将关切之心留给学生
学会倾听首要是将关切之心留给学生,这是将师生的关系建立在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之上的,也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内心需求含有深切的关切。只有教师关切学生,师生的关系才能变得更为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离开自我的精神视角,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需要,这样的教学才能深入到教育的本真状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静下心来打破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隔膜,转变教师与学生被权威化与迷失性的错误倾向。
2.2对学生充满移情式理解
我们可以将移情理解为将自我置身于他人境地,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他人的境况。这种理解方式,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行为并了解他人的需要。在这种交往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两者之间存在这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没有等级的差异,更多的存在朋友间的理解与真诚,这种真诚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并乐于将内心的感动升华为对老师的尊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幸福的意义也在于可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倾听,充满真诚的理解产生移情的方式使师生之间能够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使教师与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尊重理解他人个性、思想并能接纳其个性与思想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思想的转变对教师来说更有裨益,在倾听中,师生之间的理解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且平等的交往关系,这样教师更容易倾听到学生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以此来发现问题,寻求教育的新契机。
2.3在民主和谐氛围中构建幸福课堂
对于一堂小学语文课来说,课堂的幸福指数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依据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其成功的首要基础,这不仅需要有教师的言传身教的师品吸引,也要有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支撑,而更显重要的还有学生内心需求的对个体认知存在感得到认同的尊重。为此,倾听在一堂课中起到的作用将突显出来,以此为表里的形式与内在精神尤显重要。另外,学生是否愿意表达心声,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耐心倾听,只有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自由完整的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和谐,教师以其倾听、鼓励、疏导的姿态来与学生共同成长。
2.4在教育模式探索中完善幸福课堂
教学是最需要技巧的艺术,良好的态度决定教学的质量,恰切的方法更影响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探索倾听之法,是完善幸福课堂的必由之路。在小学语文课堂构设激活主体意识的倾听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学习内容的高度抽象化,往往会出现学生“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情形,学生想表达但无从说起,教学倾听艺术的展现,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机会,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既有亲自参与的过程性,又有教学实践的亲历性。这样师生的交流就有了可以依托的话语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多思,多问,多说。教师才能多听,多问,多引导。
3、结语
综合上文我们的分析和探讨,想要构建幸福小学语文课堂那么教师就一定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是小学生在课堂中建立自信心,并且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倾听也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学生英语倾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探讨[J]. 李薇薇. 成才之路 2015年34期
[2]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 聂金东. 新校园(中旬) 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