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趣味记忆法
【作者】 王 丽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第三中学)
【正文】记忆能力是人的智能的重要成分,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的突破口。本文就初中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记忆,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的知识,如概念、原子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必须在理解意义的前提下去记忆。
二、比喻记忆
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比喻,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从而增进大脑记忆的一种方法。
例如,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记忆上述“三个不变”时,可以将此与同学们调座位加以类比,从而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在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型——男生、女生不变(与原子的种类不变对应);人数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对应);每人的体重不变(与原子质量不变对应)。
三、谐音记忆
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记忆。通过谐音,可以使材料具有双重意义。这样一来,识记材料便成双结对输入大脑,并分别与大脑中已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相结合,等到回忆提取时,自然就多了一条渠道。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毫无意义的材料地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输入和方便提取了。
例如,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四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可以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是应)该的”;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且体积之比是1∶2,可谐音记忆为“父亲正想置一琵琶”。
四、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若用会意记忆法可会意记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五、编顺口溜记忆
编顺口溜记忆,语音和谐,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它是利用谐音汉字,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歌诀形式来加以记忆。这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歌诀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例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直立;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使用酒精灯,莫忘加酒精,点燃用火柴,切莫灯点灯,加热用外焰,切莫放灯心,熄灭盖灯帽,不可口吹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六、概括记忆
概括记忆法,是在对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内容加以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使它变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经过概括的内容记住了,在使用时,就会有助于联想它的具体细节。它的特点是简化系统,处理信息,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记忆方法。
1.顺序概括。把识记材料按原顺序概括,记忆时突出顺序性。这样概括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需要回忆时,再添上内容就行了。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概括为:一检二装三固定,四满五热六收集,七移导管八熄灯;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概括为:一排顺序二标价,第三约简再交叉。
2.数字概括。就是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
例如,催化剂概念要点是“一变两不变”;过滤注意事项为“一贴二低三靠”;化学药品取用要遵守“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应做到“两个绝对”等。
七、关键词记忆
关键词记忆法就是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的字眼,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这是记忆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点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进行记忆。
八、对比记忆
对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进行记忆。
例如,在记忆元素符合时利用对比法可以很快记住,氖(Ne)-钠(Na),汞(Hg)-银(Ag),等等。
九、知识网络记忆
用表格或图示进行归纳、整理,使看似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化体系,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总之,记忆无定法,其中趣味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不改变教学设备和经济投入的前提下,不改变教师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要在自己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进行整理,再让学生自己记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的知识,如概念、原子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必须在理解意义的前提下去记忆。
二、比喻记忆
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比喻,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从而增进大脑记忆的一种方法。
例如,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记忆上述“三个不变”时,可以将此与同学们调座位加以类比,从而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在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型——男生、女生不变(与原子的种类不变对应);人数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对应);每人的体重不变(与原子质量不变对应)。
三、谐音记忆
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记忆。通过谐音,可以使材料具有双重意义。这样一来,识记材料便成双结对输入大脑,并分别与大脑中已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相结合,等到回忆提取时,自然就多了一条渠道。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毫无意义的材料地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输入和方便提取了。
例如,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四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可以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是应)该的”;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且体积之比是1∶2,可谐音记忆为“父亲正想置一琵琶”。
四、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若用会意记忆法可会意记作:“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五、编顺口溜记忆
编顺口溜记忆,语音和谐,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它是利用谐音汉字,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歌诀形式来加以记忆。这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歌诀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例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直立;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使用酒精灯,莫忘加酒精,点燃用火柴,切莫灯点灯,加热用外焰,切莫放灯心,熄灭盖灯帽,不可口吹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六、概括记忆
概括记忆法,是在对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内容加以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使它变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经过概括的内容记住了,在使用时,就会有助于联想它的具体细节。它的特点是简化系统,处理信息,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记忆方法。
1.顺序概括。把识记材料按原顺序概括,记忆时突出顺序性。这样概括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需要回忆时,再添上内容就行了。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概括为:一检二装三固定,四满五热六收集,七移导管八熄灯;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概括为:一排顺序二标价,第三约简再交叉。
2.数字概括。就是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
例如,催化剂概念要点是“一变两不变”;过滤注意事项为“一贴二低三靠”;化学药品取用要遵守“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应做到“两个绝对”等。
七、关键词记忆
关键词记忆法就是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的字眼,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这是记忆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点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进行记忆。
八、对比记忆
对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进行记忆。
例如,在记忆元素符合时利用对比法可以很快记住,氖(Ne)-钠(Na),汞(Hg)-银(Ag),等等。
九、知识网络记忆
用表格或图示进行归纳、整理,使看似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化体系,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总之,记忆无定法,其中趣味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不改变教学设备和经济投入的前提下,不改变教师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要在自己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进行整理,再让学生自己记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