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初中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 张 恒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永红中学)
【正文】在“双高双普”工作实施之后,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但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
1、体育教学
一是体育课随意停止、占用。一些学校集体活动耽误的体育课不补,反而去补被耽误的文化课。毕业年级和雨雪天的体育课干脆不上。
二是《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难以执行。《条例》规定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不能报考高一级学校,实际上只要文化成绩优异。
三是体育教学围绕“达标”转。《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中考实施后,许多学校不能正确理解,体育教学一直围绕50m、立定跳远、铅球这三个中考项目转。
2、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不落实,造成心理不平衡;体育教师文化专业和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停滞。
3、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无法保证,有些由于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麻烦,不如关进教室学习省心,却忘了生命在于运动。
近年来,风靡世界的“发现教学、合作教学、个性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蕴而生,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性思路和实践的框架,就要求我们不断从现代教学理论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继承发展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理论,建立新模式,为现代化学校体育注入活力。
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全面性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和人才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教为主导,以学为进取,重视多种素质的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注意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心理素质和体育意识的协调发展,坚持结果与过程并重、接受与发展并举,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目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注意吸取社会最需要、最受欢迎、最有价值的体育锻炼手段,进入课堂,注重教材内容衔接,各阶段教材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年龄、心理特征、要有递进和层次特点,教材内容要有弹性和可变性,要体现区域和文化特点,使学校体育具有时代性。
3、组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特长和个性品质方面差异的增长,同时也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进入课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与此相适应,随着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个性教学”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4、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应在启发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各种方法相互配合,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现已进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代,电脑教学软件开发是现代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创现代学校体育的新思路。
5、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众性
要获得课外活动最佳效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学生最喜欢、最受欢迎、最有社会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让学生随机参与,并组织多样、趣味、活跃的小型竞赛和表演来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其中关键是营造活动和竞赛的气氛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有个性、有体育专长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因此,为了做好以上“五性”,需要体育教师唱主角,需要我们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需要树立为此奋斗终身的决心。
1、体育教学
一是体育课随意停止、占用。一些学校集体活动耽误的体育课不补,反而去补被耽误的文化课。毕业年级和雨雪天的体育课干脆不上。
二是《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难以执行。《条例》规定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不能报考高一级学校,实际上只要文化成绩优异。
三是体育教学围绕“达标”转。《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中考实施后,许多学校不能正确理解,体育教学一直围绕50m、立定跳远、铅球这三个中考项目转。
2、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不落实,造成心理不平衡;体育教师文化专业和知识结构单一、陈旧;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停滞。
3、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无法保证,有些由于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麻烦,不如关进教室学习省心,却忘了生命在于运动。
近年来,风靡世界的“发现教学、合作教学、个性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蕴而生,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性思路和实践的框架,就要求我们不断从现代教学理论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继承发展树立新观念,掌握新理论,建立新模式,为现代化学校体育注入活力。
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全面性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和人才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教为主导,以学为进取,重视多种素质的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注意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心理素质和体育意识的协调发展,坚持结果与过程并重、接受与发展并举,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目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注意吸取社会最需要、最受欢迎、最有价值的体育锻炼手段,进入课堂,注重教材内容衔接,各阶段教材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年龄、心理特征、要有递进和层次特点,教材内容要有弹性和可变性,要体现区域和文化特点,使学校体育具有时代性。
3、组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特长和个性品质方面差异的增长,同时也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进入课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与此相适应,随着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个性教学”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4、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应在启发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各种方法相互配合,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现已进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代,电脑教学软件开发是现代学校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创现代学校体育的新思路。
5、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众性
要获得课外活动最佳效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学生最喜欢、最受欢迎、最有社会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让学生随机参与,并组织多样、趣味、活跃的小型竞赛和表演来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其中关键是营造活动和竞赛的气氛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养有个性、有体育专长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因此,为了做好以上“五性”,需要体育教师唱主角,需要我们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需要树立为此奋斗终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