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乃买提·肉孜

【机构】 (新疆沙雅县第一中学)


【正文】在新课准中,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出现了许多新的内容,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认识,以确保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意义
  建构试教学当中指出,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乐趣,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能力吸收,但是现在我国的课堂有效教学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对于像数学这样的工具类学科,教师无法正确的认识到阿赫进行有效性教学,所以一时间各个院校各个教师之间开始开发有效性教学的方式。这些方式综合来看无非是两类:第一类是针对“快乐教学”的,许多学校与教师一致认为,快乐教学能够提升孩子的学习乐趣,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但数学本身是枯燥的,因此快乐教学并不适合数学,反而让人有一种为了“快乐教学”而教学的违和感;第二类是导案教学,也就是针对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教案再设计,从最初的教学目标到最后的教学巩固,都进行分门别类的设计,保障设计的复合孩子的发展,从而帮助孩子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学习知识。但是这样的设计无一例外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学习发展,忽略掉了一批无法跟上教学设计原则的孩子,因此这一方式也不完全。所以我们还是要确实的回到有效性上看待问题,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对此进行重新的判定与审视,帮助有效性教学的发挥,这才是高中有效性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例如,在教材的第二章“算法的初步”中,顺应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加入了计算机的相关内容,部分教师认为这部分内容应该由专业计算机教师进行讲解。而实际上,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算法的实现包括了多个环节和步骤,而前后两个步骤之间必须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学生必须充分理解,虽然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部分简单的步骤省略,但是如果要将算法程序放到计算机上运行,则必须保证步骤的全面性。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从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出发,加强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而不能一味对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进行讲解。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1.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目前来看,在高中数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其中情境教学是最为常用,同时也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所熟知的概念和问题,从而方便其进行理解和体会,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对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教学时,关于函数的最值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烟花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制作烟花的过程中,人们都期望烟花的燃放可以达到最大值,那么,烟花弹在距离地面何种高度爆炸,何时爆炸,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高度(h)与时间(t)存在怎样的关系,又如何对这种关系进行确定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过于片面化”。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严谨的“学科”研究过程,任何片面化的教学方式注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学科”的掌握。因此我们应当统筹的看待这一问题,要增强“快乐教学”的把握程度,使快乐教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教师设计的到岸教学能够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发展,要针对掌握快的学生、掌握适中的学生、掌握慢的学生分别进行设计调整,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始终跟上教师的较大速度,从而显现出这些教学方式的真正有效性。有效性的第二个问题是过于片面化的思考,现在许多专家与教师喜欢将有效性教学放到一个大的教育环境背景下看待,认为有效性教学首先是要符合教学环境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如过为了强加给有效性学习一些理论上的框架,就显得本末倒置了。什么是有效性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发展以及现有的师资环境和师资力量进行有效的教学,任何能够帮助孩子促进孩子成长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做是有效性教学。
  三、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的探讨,是国内数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教学过程有效的探讨,肖凌惹认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有:面向全体、问题驱动、展示过程、变式探究。基于数学活动有效的思考,邓友祥认为,数学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四条:一是给学生提供可“再创造”的数学活动机会;二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活动教学;三是加大数学活动探索性成分的教学;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基于数学课标理念的落实,汪江松认为,有效数学教学应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落实两个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当好“三者”(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完成课程目标。谢全苗认为,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六条:变式教学策略;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嵌于传统教学之中的策略;示错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及时评价与激励策略;运用“过河式”模型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由惑到悟”的策略。基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李克民认为,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加强教学准备,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适时全面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张志勇认为,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卜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教学预设,关注课堂生成;二是加强感性体验,促进理性建构;三是注重学习反馈,提高智力参与。基于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新课改背景下高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性要把握如下七条策略:常翻课标和教材、优化课堂模式、合理统筹安排、审题分析、探索思路、反思拓展、概括提炼。
  总之,在漫长的有效性教学摸索当中,我们再如何提升教学的技术水平如果这一水平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孩子那么也仅仅是“花式”教育而已,数学本身是工具学科,我认为,只要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方式,都可以看做是有效性教学,不用刻意的用死板的教条式眼光看待这一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