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作者】 肖永娟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幼儿园)
【正文】摘 要:儿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21世纪,与人沟通合作、交往对于人们融入社会至关重要,也正在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幼儿教育中,对于儿童思想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需要重视的地方。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调动幼儿的合作意识。因此,,本文将介绍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地涵义,并结合现状幼儿教育现状,提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地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与意识,正在成为各个幼儿园所重视的。因为幼儿具备了合作意识与能力之后,能够使得幼儿能够在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善于与他人合作是与人交流、从事工作的要求,是幼儿日后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素养之一。幼儿由于年龄因素和学习基础的原因,可以积极导入和较早开展开展合作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既有利于幼儿的人格培养,同时也能够强化幼儿的能力,对提高幼儿教育实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涵义
合作意识是指个人在以集体为组织共同行动时对于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合作的意识是合作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如果人们有了合作意识与能力之后,善于合作,不仅可以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而且也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并给团队的工作效率带来提升。合作意识需要通过以组织或者集体为活动单位。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具有合作意识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训合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共同完成任务与对各种结果的经历,及成果的分享和改善与协调人际关系,一般情况下良好的同伴或者同学关系也会导致良好的合作。
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在于:(1)认识自己的优劣势。通过在与别人的合作中,正确地认识自己长处与短板,学会评价自己的特长,从而在缺点处改造自己,并提升自己,自觉地调整自我意识与行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2)学习与人有效交往沟通的技能。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也是加强人际交往的过程,自然就能学会人际交往技能,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增长视野与适应能力,适应社会。(3)塑造优秀的人格品质。具备了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效的与人沟通,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秀之处,取长补短。优秀人格品质,能调谐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2. 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现状
对于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来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活成本的因素。每个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小孩。在幼儿时期,与同年龄段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幼儿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成员对于幼儿独生子女也呵护有加与有求必应。一些溺爱行为使得独生子女形成了过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不愿意与人沟通、娱乐或者合作。内心比较排斥合作行为。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一些幼儿具有以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罔顾他人的感受,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项目的开展上,许多幼儿无法同同伴、老师进行有效地沟通合作,同时心理的承压能力较弱,使得幼儿教师在与其沟通交流时,方法不多。长此以往,以上因素对于幼儿融入集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其优秀人格品质的塑造有着负面的影响。
3. 提高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对策
3.1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活动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自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幼儿,有意识地培养起合作意识与能力,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从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人教版教材中,找一个合适地题材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关于各自蔬菜地介绍中,提炼出熟悉地拔萝卜活动,教师带来全部同学先进行一次教学示范活动,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组织这样类似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与能力。还有,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游戏“两人三足”地活动,让学生自愿组队,两人并排站立,互相靠近的两条腿绑在一起成为三条腿,然后两个同学可以喊统一的口号,使两人协同一致地向前走,最终比拼那个小组先到达重点,这种活动可以鼓励大家在课后可以与同学多次地进行。通过教学活动,幼儿既体验到娱乐的乐趣,又培养其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3.2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加以鼓励
对幼儿的鼓励,是对幼儿潜意识行为的一种肯定,也让幼儿知道自身行为的正确性,也激起幼儿不断重复正确行为的信心。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这种鼓励与肯定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幼儿作出合作行为,例如,与其他人共同主动的帮老师分发作业,这时几个同学若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这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并且也有助于这几个同学相互沟通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作出合作行为。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3.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幼儿班级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桌拼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或者课下地教学活动时,鼓励大家以小组为形式进行问题地解决。这样一来,幼儿将逐步领会到同他人进行合作的技巧,进而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可以改正一些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地短板。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一节是《三只羊》地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要求幼儿们先进行集体讨论,然后让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讨论,说出本组通过们地疑惑,是否可以相互解答。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就可以进行相互的合作交流,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比如在幼儿美术课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合作,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每一组地成员分担不同地任务,如一个人负责构图上、另一个人负责色彩上、其他人负责内容上,力求达到最终协调一致,创造出一幅图画。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3.4重视家长的作用
家庭是幼儿成长一个重要场所,同样,其也是幼儿园中帮助学生成长的重要一个环节。幼儿园要本着尊重、理解、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并积极指导家长提高自身教育能力。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园地、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经常的沟通与交流,并针对家长关于幼儿教育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可以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相关合作能力与意识的情况,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幼儿合作能力与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幼儿教育实际,在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加以鼓励以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需求家长的帮助,使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吴佩霞.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2):177-178.
[2]李丽华.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7(17):238-239.
[3]钱丽玉.浅谈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250.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与意识,正在成为各个幼儿园所重视的。因为幼儿具备了合作意识与能力之后,能够使得幼儿能够在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善于与他人合作是与人交流、从事工作的要求,是幼儿日后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素养之一。幼儿由于年龄因素和学习基础的原因,可以积极导入和较早开展开展合作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既有利于幼儿的人格培养,同时也能够强化幼儿的能力,对提高幼儿教育实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涵义
合作意识是指个人在以集体为组织共同行动时对于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合作的意识是合作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如果人们有了合作意识与能力之后,善于合作,不仅可以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而且也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并给团队的工作效率带来提升。合作意识需要通过以组织或者集体为活动单位。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具有合作意识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训合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共同完成任务与对各种结果的经历,及成果的分享和改善与协调人际关系,一般情况下良好的同伴或者同学关系也会导致良好的合作。
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在于:(1)认识自己的优劣势。通过在与别人的合作中,正确地认识自己长处与短板,学会评价自己的特长,从而在缺点处改造自己,并提升自己,自觉地调整自我意识与行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2)学习与人有效交往沟通的技能。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也是加强人际交往的过程,自然就能学会人际交往技能,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增长视野与适应能力,适应社会。(3)塑造优秀的人格品质。具备了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效的与人沟通,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秀之处,取长补短。优秀人格品质,能调谐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助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2. 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现状
对于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来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活成本的因素。每个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小孩。在幼儿时期,与同年龄段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幼儿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成员对于幼儿独生子女也呵护有加与有求必应。一些溺爱行为使得独生子女形成了过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不愿意与人沟通、娱乐或者合作。内心比较排斥合作行为。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一些幼儿具有以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罔顾他人的感受,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项目的开展上,许多幼儿无法同同伴、老师进行有效地沟通合作,同时心理的承压能力较弱,使得幼儿教师在与其沟通交流时,方法不多。长此以往,以上因素对于幼儿融入集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其优秀人格品质的塑造有着负面的影响。
3. 提高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对策
3.1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活动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自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幼儿,有意识地培养起合作意识与能力,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从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人教版教材中,找一个合适地题材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关于各自蔬菜地介绍中,提炼出熟悉地拔萝卜活动,教师带来全部同学先进行一次教学示范活动,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组织这样类似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地合作意识与能力。还有,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游戏“两人三足”地活动,让学生自愿组队,两人并排站立,互相靠近的两条腿绑在一起成为三条腿,然后两个同学可以喊统一的口号,使两人协同一致地向前走,最终比拼那个小组先到达重点,这种活动可以鼓励大家在课后可以与同学多次地进行。通过教学活动,幼儿既体验到娱乐的乐趣,又培养其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3.2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加以鼓励
对幼儿的鼓励,是对幼儿潜意识行为的一种肯定,也让幼儿知道自身行为的正确性,也激起幼儿不断重复正确行为的信心。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这种鼓励与肯定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幼儿作出合作行为,例如,与其他人共同主动的帮老师分发作业,这时几个同学若能较好地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这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并且也有助于这几个同学相互沟通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作出合作行为。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3.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幼儿班级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桌拼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或者课下地教学活动时,鼓励大家以小组为形式进行问题地解决。这样一来,幼儿将逐步领会到同他人进行合作的技巧,进而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可以改正一些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地短板。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一节是《三只羊》地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在讲完这篇课文之后,要求幼儿们先进行集体讨论,然后让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讨论,说出本组通过们地疑惑,是否可以相互解答。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就可以进行相互的合作交流,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比如在幼儿美术课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分组合作,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每一组地成员分担不同地任务,如一个人负责构图上、另一个人负责色彩上、其他人负责内容上,力求达到最终协调一致,创造出一幅图画。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3.4重视家长的作用
家庭是幼儿成长一个重要场所,同样,其也是幼儿园中帮助学生成长的重要一个环节。幼儿园要本着尊重、理解、平等、合作的原则,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中,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并积极指导家长提高自身教育能力。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园地、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需要经常的沟通与交流,并针对家长关于幼儿教育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可以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相关合作能力与意识的情况,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幼儿合作能力与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幼儿教育实际,在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加以鼓励以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需求家长的帮助,使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吴佩霞.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2):177-178.
[2]李丽华.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7(17):238-239.
[3]钱丽玉.浅谈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