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 陆池恩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秀峰小学)
【正文】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会说。因此,教师要在拼音、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扩句、造句、描述、回答等说话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说话训练,教师不能忽视,要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落实训练目标。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内容,确定不同口语交际训练目标。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电点,把握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营造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兴趣。就地取材,创设情景,激发生兴趣和说话欲望,让学生好之、乐之。鼓励学生认真’积极说、大胆说。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刨造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例如:我在给学生上《推荐一本好书》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教室里摆了大量的书籍,使学生身处“书的海洋”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先I让学生围绕“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倡不同观点的争论。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选定一本好书向全班推荐,最后比比,看谁推荐最有创意,获得最佳创意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想说、争说的积极性,而且使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在交流、谈话或辩论中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二、注重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开放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空问。教学过程中,要巧设悬念、多多质疑。让学生沉着、冷静、大胆应对,说说自己的想法、做法,被评议是训练口语交际表达的良好机会,同学经常主动要求发表见解、回答问题,老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只引导、点按,让学生进行理解、体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若学生表达不够准确或有些偏离,教师尽量找出值得表扬的地方给予爱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切不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讲《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设想结果,有些同学认为小羊被狼吃掉了,可一位同学却认为小羊唤来了羊妈妈羊爸爸.将恶狼打死了,我表扬了后者,尽管这与实际不符.但表现了孩子的富有同情心、想象力和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有独到之处.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如二年级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这个话题,我重点在讨论班级“六一”方案上下功夫,让学生小组讨论,谁想的办法好,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他们的好主意,聘请一位学生当“六一”节目组的小导演。让学生自己安排布置自己的节日,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愿意去想、说、做,讨论得很热烈,为后面的交际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分小组合作商讨这一话题,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交际的功能,一举两得。结果学生们讨论交流后的方案有:文艺活动:唱歌、舞蹈、小品、小魔术,体育活动:跑步、拔河比赛、接力赛、乒乓球赛、游戏活动:吹气球、钓鱼、套圈等
三、组织实践,强化口语表达能力
我经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一次,班里一个学生丢了一支自动笔,被另一个学生捡到了,捡到笔的学生就自己用了,把笔当成了自己的文具。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随即举行了“捡到别人的东西应不应该还?”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辩论,气氛活跃,兴趣很高。这说明口语交际机会无处不在。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遁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完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还要重视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歌咏比赛”、“使用文明用语”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开展活动学生都敢于当众说话,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较快,大多数学生当众说话时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语句连贯、规范,用词准确、丰富。学生在学校的口语测试中获得好成绩。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地进行探索,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同时辩证地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在此方面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一、激发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说话训练,教师不能忽视,要根据课文内容及特点,落实训练目标。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内容,确定不同口语交际训练目标。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电点,把握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营造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兴趣。就地取材,创设情景,激发生兴趣和说话欲望,让学生好之、乐之。鼓励学生认真’积极说、大胆说。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刨造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例如:我在给学生上《推荐一本好书》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教室里摆了大量的书籍,使学生身处“书的海洋”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兴趣。先I让学生围绕“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倡不同观点的争论。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选定一本好书向全班推荐,最后比比,看谁推荐最有创意,获得最佳创意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想说、争说的积极性,而且使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在交流、谈话或辩论中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
二、注重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开放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空问。教学过程中,要巧设悬念、多多质疑。让学生沉着、冷静、大胆应对,说说自己的想法、做法,被评议是训练口语交际表达的良好机会,同学经常主动要求发表见解、回答问题,老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只引导、点按,让学生进行理解、体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若学生表达不够准确或有些偏离,教师尽量找出值得表扬的地方给予爱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切不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我在讲《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设想结果,有些同学认为小羊被狼吃掉了,可一位同学却认为小羊唤来了羊妈妈羊爸爸.将恶狼打死了,我表扬了后者,尽管这与实际不符.但表现了孩子的富有同情心、想象力和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有独到之处.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如二年级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这个话题,我重点在讨论班级“六一”方案上下功夫,让学生小组讨论,谁想的办法好,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他们的好主意,聘请一位学生当“六一”节目组的小导演。让学生自己安排布置自己的节日,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愿意去想、说、做,讨论得很热烈,为后面的交际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分小组合作商讨这一话题,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交际的功能,一举两得。结果学生们讨论交流后的方案有:文艺活动:唱歌、舞蹈、小品、小魔术,体育活动:跑步、拔河比赛、接力赛、乒乓球赛、游戏活动:吹气球、钓鱼、套圈等
三、组织实践,强化口语表达能力
我经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一次,班里一个学生丢了一支自动笔,被另一个学生捡到了,捡到笔的学生就自己用了,把笔当成了自己的文具。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随即举行了“捡到别人的东西应不应该还?”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辩论,气氛活跃,兴趣很高。这说明口语交际机会无处不在。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遁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完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还要重视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诗歌朗诵”、“歌咏比赛”、“使用文明用语”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开展活动学生都敢于当众说话,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较快,大多数学生当众说话时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语句连贯、规范,用词准确、丰富。学生在学校的口语测试中获得好成绩。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地进行探索,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同时辩证地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在此方面肯定会有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