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厚植立德树人基础
【作者】 李笑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幼儿园)
【正文】摘 要:我国在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新概念,这也就将立德树人这一要求提升到了新高度,同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目标,本人从宣传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厚植立德树人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立德树人
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以学习为主,这也就导致了对幼儿思想活动的忽视,而立德树人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幼儿教育在这一方面的空缺,能在更大程度上关注幼儿的思想发展,使幼儿从小具备良好的思想观念,为今后的成长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我国将立德树人理念纳入幼儿教育理念中,这是我国对幼儿教育活动的要求之一,也是我国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幼儿教育活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之一。
1、引入立德树人理念是国家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新要求之一
我国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他时期教育产生的影响都是在幼儿教育打下基础的前提之下产生的,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时期是启蒙,是形成良好人格和品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幼儿品质、人格的形成,使幼儿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多是注重知识的学习,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学校教师、家长更加注重幼儿品质、人格的养成,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幼儿思想品格的发展,所以我国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引入立德树人的观念是大势所趋,只有从幼儿时期开始教育,才能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厚植立德树人基础
在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中,学校、教师、家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观念,需要制定幼儿德育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协同合作,为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校层面
学校是制定幼儿德育方案的牵头人和发起人,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需要及时针对整体幼儿德育方案进行把关,同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协调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学校需及时监督教师,真正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以德树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校在制定幼儿德育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学习内容,比如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并列明主题,爱国、爱家等。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小班和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对于小班而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而对于中班而言,更加注重品质道德的培养。
同时,学校在设计幼儿德育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能力、品德三方面的结合,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了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自信、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
2、教师层面
教师在幼儿立德树人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亚当斯曾经说过,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无形中对幼儿产生榜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幼儿时树立良好的形象,包括道德、知识等各个方面,幼儿是一张白纸,是否能做出美丽的画卷全在于做画人,试想,如果一个幼儿教师满口粗话、行为乖张,这种影响下的学生怎会有爱心、有正确的价值观呢。教育学者们要为人师表,尤其是幼儿教师更应该如此,立德树人。
教师接触幼儿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属课堂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悄无声息的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传输给幼儿。比如以幼儿画册中《十月里的一天》为例,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枯燥的进行朗读,那对于幼儿的影响力较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关互动环节,通过描绘、朗诵、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有趣的形态,这样,在使得幼儿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无声的传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爱国情怀。这些都是课堂学习对幼儿产生的影响。除了相关课堂学习之外,幼儿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活动课程,比如助人为乐教学、爱心医院等角色游戏都是幼儿活动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寓教于乐,让幼儿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质。同时,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清廉教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是考验教师品质的重要环节之一,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重视,将部分物质用于教师身上,但是教师应该洁身自好,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幼儿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品质,以重教为己任,对于那些品质较差、形象邋遢、在幼儿面前无端发脾气的教师,学校会及时清除这一部分教师,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加重视个人品质、修养,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教育文化的传播者,都担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幼儿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利益品质,用良好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幼儿教师和幼儿,是真善美的代表,应以良好的师德,呈现育人者独特的魅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迈好坚实的第一步。关爱孩子、爱岗敬业、文明厚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廉洁从教、智慧育人,不断地向祖国的幼教事业和孩子幼小的心灵输送正能量。
3、家长层面
除了教师以外,家长与孩子的时间最长,是孩子最好的无形的老师,在幼儿立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父母亲情关系,幼儿的教育如果有家长的课后配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儿,树立幼儿良好的品质道德观,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及时沟通,这也是学校要求家长参加家长会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家长会,既可以了解幼儿这一段时间的表现,也可以和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幼儿在学校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和老师探寻解决的方法,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家长因为可能因为没有相关经验或对幼儿教育部不重视而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传达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有一部分幼儿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多是家中老人,如爷爷奶奶进行照顾,这种情况下的幼儿,由于没有照顾,形象较差,多出现各种脏乱差的现象,头发、脸、衣服等,这种状况下的孩子容易被孤立,不合群,久而久之,为了博取关注,可能会产生其他不好的习惯,如打人、偷窃等,之前我们班级就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多次的批评教育,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再身边,情况并没有明显变化,等父母回家之后,经过家访,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同意孩子继续在这个幼儿园就读,经过多次的联系,家长心意回转,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经过与家长进行深层次的交谈,我明确要求家长按照我提出的建议多鼓励孩子,耐心教育,在幼儿园,若是他衣着整洁,我会及时进行赞扬,并鼓励其他孩子和他共同玩耍,时间一长,他自己在和其他同学玩耍的过程中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了改正。在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不久,他便变得干干净净、开朗易处,没有再拿别人的东西了,其他幼儿也都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了。幼儿的德育工作,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的,只有家校合作,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幼儿是祖国未来,幼儿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是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所以我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厚植立德树人基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立敏.赵军合.杜凌飞.思想政治教育由“育德”走向“立德”的 保障机制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130-136.
[2]李秀丽.浅谈幼儿园的品德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4:112
[3]董晓丽.探究家庭结构背景下的幼儿品德养成策略[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关键词:幼儿教育;立德树人
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以学习为主,这也就导致了对幼儿思想活动的忽视,而立德树人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幼儿教育在这一方面的空缺,能在更大程度上关注幼儿的思想发展,使幼儿从小具备良好的思想观念,为今后的成长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我国将立德树人理念纳入幼儿教育理念中,这是我国对幼儿教育活动的要求之一,也是我国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幼儿教育活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之一。
1、引入立德树人理念是国家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新要求之一
我国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他时期教育产生的影响都是在幼儿教育打下基础的前提之下产生的,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时期是启蒙,是形成良好人格和品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幼儿品质、人格的形成,使幼儿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多是注重知识的学习,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理念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学校教师、家长更加注重幼儿品质、人格的养成,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幼儿思想品格的发展,所以我国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引入立德树人的观念是大势所趋,只有从幼儿时期开始教育,才能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厚植立德树人基础
在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中,学校、教师、家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幼儿的观念,需要制定幼儿德育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协同合作,为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校层面
学校是制定幼儿德育方案的牵头人和发起人,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需要及时针对整体幼儿德育方案进行把关,同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协调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学校需及时监督教师,真正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以德树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校在制定幼儿德育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学习内容,比如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并列明主题,爱国、爱家等。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小班和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对于小班而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而对于中班而言,更加注重品质道德的培养。
同时,学校在设计幼儿德育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能力、品德三方面的结合,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了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自信、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
2、教师层面
教师在幼儿立德树人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亚当斯曾经说过,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无形中对幼儿产生榜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幼儿时树立良好的形象,包括道德、知识等各个方面,幼儿是一张白纸,是否能做出美丽的画卷全在于做画人,试想,如果一个幼儿教师满口粗话、行为乖张,这种影响下的学生怎会有爱心、有正确的价值观呢。教育学者们要为人师表,尤其是幼儿教师更应该如此,立德树人。
教师接触幼儿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属课堂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悄无声息的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传输给幼儿。比如以幼儿画册中《十月里的一天》为例,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枯燥的进行朗读,那对于幼儿的影响力较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关互动环节,通过描绘、朗诵、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有趣的形态,这样,在使得幼儿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无声的传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爱国情怀。这些都是课堂学习对幼儿产生的影响。除了相关课堂学习之外,幼儿课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活动课程,比如助人为乐教学、爱心医院等角色游戏都是幼儿活动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寓教于乐,让幼儿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质。同时,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清廉教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是考验教师品质的重要环节之一,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重视,将部分物质用于教师身上,但是教师应该洁身自好,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幼儿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品质,以重教为己任,对于那些品质较差、形象邋遢、在幼儿面前无端发脾气的教师,学校会及时清除这一部分教师,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加重视个人品质、修养,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教育文化的传播者,都担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幼儿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利益品质,用良好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幼儿教师和幼儿,是真善美的代表,应以良好的师德,呈现育人者独特的魅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迈好坚实的第一步。关爱孩子、爱岗敬业、文明厚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廉洁从教、智慧育人,不断地向祖国的幼教事业和孩子幼小的心灵输送正能量。
3、家长层面
除了教师以外,家长与孩子的时间最长,是孩子最好的无形的老师,在幼儿立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父母亲情关系,幼儿的教育如果有家长的课后配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幼儿,树立幼儿良好的品质道德观,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及时沟通,这也是学校要求家长参加家长会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家长会,既可以了解幼儿这一段时间的表现,也可以和教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幼儿在学校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和老师探寻解决的方法,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家长因为可能因为没有相关经验或对幼儿教育部不重视而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传达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有一部分幼儿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多是家中老人,如爷爷奶奶进行照顾,这种情况下的幼儿,由于没有照顾,形象较差,多出现各种脏乱差的现象,头发、脸、衣服等,这种状况下的孩子容易被孤立,不合群,久而久之,为了博取关注,可能会产生其他不好的习惯,如打人、偷窃等,之前我们班级就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虽然经过多次的批评教育,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再身边,情况并没有明显变化,等父母回家之后,经过家访,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同意孩子继续在这个幼儿园就读,经过多次的联系,家长心意回转,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经过与家长进行深层次的交谈,我明确要求家长按照我提出的建议多鼓励孩子,耐心教育,在幼儿园,若是他衣着整洁,我会及时进行赞扬,并鼓励其他孩子和他共同玩耍,时间一长,他自己在和其他同学玩耍的过程中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了改正。在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不久,他便变得干干净净、开朗易处,没有再拿别人的东西了,其他幼儿也都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了。幼儿的德育工作,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的,只有家校合作,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
幼儿是祖国未来,幼儿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是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所以我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厚植立德树人基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立敏.赵军合.杜凌飞.思想政治教育由“育德”走向“立德”的 保障机制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130-136.
[2]李秀丽.浅谈幼儿园的品德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4:112
[3]董晓丽.探究家庭结构背景下的幼儿品德养成策略[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