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 达瓦多杰

【机构】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思维导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思维导图能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通过导图还可以有效的节约学生的学习实践,提高学习的效率,利于复习、总结,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优化课堂;研究
  物理是一项复杂的学科,但是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物理课堂中,很多学生由于能力的限制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够完全理解课堂内容,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通过在物理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点清晰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将复杂的逻辑关系变得明了易懂,也能够将琐碎的知识点进行整个归纳,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1、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英国的东尼·博赞。20世纪80年代,思维导图被传入中国大陆,其最初主要被应用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后来逐渐被工商界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维,将主要内容及其分支在图片上表现出来,运用图文并行的方式构建有序的树状图。这个发散的树状图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整体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思维导图的画面非常像人的大脑细胞,并且与大脑处理事务的方式也非常相近。思维导图通过对人类的大脑进行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图形记忆,提高效率。
  2、思维导图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思维导图能够将我们的思考的内容展示在平面上,使得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加的清晰明确,方便我们自己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制作导图对课堂知识进行整体的归纳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加强与其教师的交流,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活动和目标的设计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改进。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思维导图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需要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效的记忆能力,思维导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物理教学中,会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物理教学实效。
  3.1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笔记能力
  过去,学生记录笔记的方式一般为直线性的,即标注好1、2、3然后依次地写出来,这样的方式虽然条理清楚,但是经常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其结果会使学生厌倦课堂笔记,记录的内容也不全面,这样会导致学生在课后复习时,感到压力很大。同时这种直线性的笔记方式与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所以效率也不会很高。
  其实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它由一个中心点呈网状结构向四周发散,而思维导图恰好也是这样的结构。通过思维导图做笔记,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关键字,注意教师讲课的细节,减少学生上课走神的情况。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时,学生可以任意地书写,例如字体、图形等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没有强制的要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缩短了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学生很少出现一节课只做笔记不听教师讲课的情况。可见,思维导图有效地改善了直线性笔记的缺点,更关键的是对课堂上每个细节的有效处理,学生可以很好地抓住关键字,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节省很多做笔记的时间。
  3.2巧用思维导图,增强小组的讨论能力
  现在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教育方法,教师们也是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各种方法的利弊逐渐显露出来。小组讨论法是各种方法中比较切合实际,也是效率较高的,因此教师也非常注意提高学生们的交流、讨论能力,以便提高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的效率。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这就需要他们利用思维导图表述自己已知的材料或者想法,然后在小组讨论时将各自的思维导图进行合并。在合并各自的思维导图时,学生要进行讨论和研究,哪一个观点、想法要保留,或者要加入一些新的想法和概念等等,最后大家一起完成一个新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这个新的思维导图是在所有人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大家共同的心血,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缓解了教师的压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效,通过每个人的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和交流,提高教学实效。
  3.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考前复习是学生考试之前必做的一件事情。学生通过考前复习,可以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理解教学难点,这样对考试的把握就会更好。在复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节约时间,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生可以针对之前的笔记,进行系统复习、综合归纳,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就方便简单得多;另外,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考试的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结语:通过教师对导图的不断改进,导图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方面,导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导图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重难点,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总结积累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导图的运用在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谈多样化教学手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李世影.才智.2016(32)
  [2]浅谈如何提初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杨欣.学周刊.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