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农村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作者】 杨昌寿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本文从制约英语课外阅读的因素谈起,提出了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可以初一开始就指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外阅读;选材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阐释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阅读障碍;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定期检查阅读成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英语课外阅读是学生感受语言、使用语言的一项重要手段,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文化背景知识较多,能够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大密度、跨时空的知识。根据中考题型的布局,显而易见阅读已经成为了众中之重的部分。但是多年以来,中学生外语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质量久居不上。这已经成为了现在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势在必行的问题。
  目前农村初中学校制约英语课外阅读的因素主要有:
  1.学生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不强,许多学生的课外学习主要围绕着课堂教学和考试,学习面狭窄。其主要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造成学生作业多,考试负担重,致使他们仅能应付解题,满足于读课文内容等有限的语言材料。
  2.师生都不重视阅读技巧的学习。
  3.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4.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我们教师应该意识到不是让他们放任自流。在材料选择、阅读方法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习惯重在早期的培养。实践证明,从初一第二学期开始每周读几篇短小的读物是可行。多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文章,多多益善。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语法,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这样课上、课下有机地配合,对学习会产生良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入状态有了感觉。
  2.选材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西方本土文化,这就使学生仅陷在教课书上而得不到有效的改善,量不能提高同时也会限制了质的提高。教师必须为学生选择好的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刚开始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英文文章,比如趣味性的小故事或笑话,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注意阅读材料的篇幅不宜太长,当然生词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内容并有所收获,容易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可以强化其阅读的兴趣。
  3.在阅读时,一般大多数文章的中心是用一个句子表达的,只要抓住了主题句,就能掌握主题大意,因此对学生要提出掠读的要求,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掠读时,可以以词组或短语为单位,迅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大意。教师还可以为课外阅读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从中寻找答案。把握关键词是必要的。通过关键词来推理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态度。第一次的掠读,仅读一遍是难以全部领会文章的意思。必要时,可以多读几遍。第二次,就可以针对问题有重点的精读材料的部分。
  阅读速度的指导:第一、要求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不能出声,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也不能指读,指读导致学生逐字逐句地去阅读,同样制约阅读的速度。一目十行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阅读中,普遍学生目视两三行的能力还是有的。第二、不能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要学会揣词悟义。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无疑会影响阅读速度。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单词少则几种意思,多则几十种意思,有时不联系文章特定的情景,很难确定生词的确切含义。要培养高效的阅读能力就要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等规则去寻找猜词懂意的线索。后文的阅读往往能澄清整段的意思,对整段意思的理解又反过来为生词释义了。一般来说,无关紧要的不影响对文章理解的词尽量跳过去。
  4.阐释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阅读障碍。
  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阅读文章就会受到极大限制,进而影响对阅读内容的正确理解。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传统节日、幽默、禁忌等文化背景及与中国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阅读时的理解障碍,准确把握文章大意,还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行的教材以及考试材料中,普遍英美国的“原汁原味”的真东西越来越多,“国产”英文材料越来越少;学生没有获得本土文化知识,只能在知识殿堂的门外徘徊。比如: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5.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定期检查阅读成效。
  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学生每日至少要阅读1篇短文,潜移默化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日复一日不仅增长阅读经验,也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我对学生阅读有一个要求,即每天积累2个生词,同时要求学生阅读时要有紧迫感,集中注意力,着重整体理解。
  以多年的教学活动来看,每两周应当安排一节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进行检查。围绕阅读材料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概述文体大意、设计问题讨论、编写对话、role play、对阅读材料进行改写、续写、缩写和写体会等等。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
  英语教师要非常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言感觉,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突出它主体地位,体现当代教学模式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周冬妮.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探究——以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教学片段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05):105-
  [2]吴珍珍.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冉仕金.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J].内江科技,2018,39(10):139.
  [4]肖海燕.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9):10-16.
  [5]周宝中.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4):118-122.
  [6]赵娜.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244.
  [7]林丽.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16(01):52.
  [8]毕传峰. 农村初中小班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