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上好小学体育篮球课

【作者】 雷镇宾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省乡中心小学)


【正文】篮球运动应该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可以使人的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人们锻炼身体优先选择的项目,从小学会打篮球将终生受益。篮球的技术动作,是由人体的基本活动跑、跳、投所组成的,学习和运用篮球运动技术的过程,也是提高和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过程。这对于促进学生上下肢、骨骼、肌肉的发展,内脏器官功能的提高以及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篮球运动的广泛性、普及性,篮球课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可谓是最普通和非常常见的。农村小学体育器材种类单一,教学设施简陋,篮球课更是占去了体育教师绝大部分的教学课时。作为一个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上篮球课是无可逃避的事情,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如何上好篮球课。
  然而,常见的似乎人人都会的东西,做起来并不是容易的,要想在平常中创造出新奇和有意义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文作者不揣浅陋,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如何把最常见的篮球课上得有新意,使学生爱上篮球课并且学有所获。
  首先,我们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篮球教学理念。要有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育理念,还要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坚决执行以运球为训练主线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运球时间,使所有学生熟悉篮球的属性,掌握篮球的原地运球和运动运球等等技能。运球是篮球运动最基本的技能,教师要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入手,从易到难,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运球技能,体会到学习篮球运动的成就感,然后树立起信心,进而热爱篮球运动,从此以后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健康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球看似非常简单,但是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很多初学者连基本的动作都做得不准确,需要教师随时批评指正。比如说初学者拍打篮球的时候,基本都不会分开五指空出掌心,而是用掌心拍球,导致既费力又不能很好地掌控篮球。如果体育教师没有责任心,不能以学生发展为本,往往是把最简单的东西忽略了,教学上抓不住要害。针对小学生初次接触篮球出现的问题,经过体育教师耐心指导之后,情况就会马上好转。我带过数十个班级均是如此。学生掌握排球要领之后,都会兴奋不已,感觉大有收获,对篮球的兴趣和信心马上陡增,从而享受到篮球运动给予的巨大乐趣,进而体验到学习中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其次,正式运球练习之前的游戏必不可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戏”必不可少。小学生年纪尚小,爱好游戏是天性。正式练习之前,教师组织一下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全体学生在游戏中增进感情,培养出无拘无束、团结有爱和密切合作的关系,为正式练习打好基础。最常见的课前游戏是就是抢球。做法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教师让学生在摸耳朵、抹鼻子、手抓脚、快速跑动、转圈和原地跳跃过程中,一旦听到哨子响起就马上冲过去抢球,谁抢到球谁就是胜利者。虽然游戏极其简单,但是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几番游戏过后,学生的情绪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练习运球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次,运球练习的方式切忌单一而务必多样化。单一的联系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多样化就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充满趣味。一般来说,我采用的练习方式有双手接抛球、单手接抛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单手连续拍球接球、单手连续向下拍球、胯下运球等等。多种方式轮换着用,学生们一下子就知道运球竟然有这么多种方式,于是都兴趣盎然,即使是大热天在室外上课也乐此不疲。往往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就能掌握运球的要领,比如说用手指的指尖拍球、掌心空出不碰球、手腕和手指用力按球和拍球等等。另外,还可以进行拍球接力比赛,办法是把全班分成几个纵列,每个纵列的前面和远处各放一个篮球。教师哨子一响,站在排头的同学立即拿起篮球拍五下,然后放下球跑到对面,再把对面的篮球拍五下,然后返回排到队伍的后面,其他同学依次跟上,哪一组先完成即为胜者。花样百出的体育课堂,学生都会喜欢,不全身心投入练习、不玩得汗流浃背是不可能的,
  第四,教师要勤于做动作示范。篮球是一项人见人爱的体育运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肯定很容易就爱上它,从此沉迷于此。但是小学生年纪小,刚刚开始接触篮球这项体育运动,虽然兴趣浓厚但是最不得要领,体育教师要勤于指导。这个指导,不能仅仅是言语上的指导,更多的应该是动作上的指导。根据笔者的观察,由于体育课大多是室外进行,风吹日晒雨淋是在所难免的,有些体育教师一旦有篮球教学课就把球丢给学生,一句“自己练习去”就算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受学生喜欢的。学生自己练习,不会很好掌握要领,教师的动作示范非常有必要。示范过程中,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动作的示范。一是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要做到“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接球要做到“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重点、难点是手型必须正确,拇指一定下压,迎球必须伸臂和注意缓冲,传球要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二是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是要领。重点、难点是托球引臂,转身要挥臂又屈腕。三是“双手头上传球”,要领是“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重点、难点是持球头上,要以肘为轴,指腕必须用力。四是“行进间传接球”,要领是“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以上四种动作,如果教师仅仅是讲解或者只是简单示范,学生不可能学到手。教师必须不畏严寒酷暑,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做示范,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第五,课前要写好教案。体育教师上课也要写教案,这对很多同行来说一定是奇闻怪事。根据我的观察,写教案的体育教师确实很少。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体育教师课前不写教案岂不是违反这条准则吗?多年来,作为体育教师的我坚持课前写教案,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写出来并且烂熟于心,这样之后教学过程中就不会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或前言不搭后语。不但是教案要写,课后我还要写教学反思,把一堂课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全部记录下来,为下一课的提高奠定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你心中有学生,责任心强,认真地备课,认真地组织教学,你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就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