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现状及对策
【作者】 李晓莉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扁牙中心校)
【正文】摘 要:小学生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高年级是人的智力、性格、行为快速构建的特殊时期。然而现阶段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现状;对策
小学生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高年级是人的智力、性格、行为快速构建的特殊时期。然而现阶段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迫在眉睫。因此,必须找出症结所在,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推动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本人从教近30年,一直在农村小学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在语文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最棘手的多为男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多在11-13周岁,该年龄阶段是学生青春萌动期,一些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很多问题,如行为孤僻、自我为中心、容易学习模仿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等,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障碍、学习障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学习上的“不适应”更甚,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成为了学校中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有:
1.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主要体现为男生与教师间的抵触、排斥情绪,常对教师的要求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或“你要我做,我偏不做”等,如果老师在作业完成情况上用语稍微激烈,加上男生爱面子、倔强,就会出现明听暗顶、阳奉阴违的情况,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幅下滑。
2.语文学习目标不明。因对语文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得过且过,加上学习能力、成绩上稍逊别的同学一筹而憎恨、不满,故上课故意捣乱课堂,随意打扰同学听课,用语言攻击爱学习、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等,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进步。
3.语文学习方法不当。对语文课堂学习,男生不善于倾听,不愿意表达,不主动动口、动手、动脑;课外作业与阅读提不起兴趣,易出现消极被动学习和厌学情绪。
4.责任心不强。近年来,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祖辈照顾或寄养于亲戚家中,由于性别观念,男生受到更多的偏爱,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行我素,养成了因没责任心的行为习惯,所以总是被动学习,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不按时完成作业,就连最基本的生字词的抄写都不写,懒得动脑,碰到阅读、作文就如临大敌,束手无策,不交作业已成家常便饭。觉得读得不得都没有关系,从而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
二、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对策
1.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造成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除了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有关之外,最关键的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任课教师的准确引导,及时鼓励分不开。由于男生任性、好动、调皮、不听话,缺乏毅力,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半途而废,因此作为老师就要想方设法,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上课不能过于严肃、呆板,应该更关注男生,课堂上多提问男生,让男生多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课堂上的诸如分角色朗读等此类互动,尽量交给男生完成,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也不要让女生包揽、代劳。从而逐渐提升男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到自己有“料”,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变得机智、幽默、豁达、乐观,这样才会深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高年级男生,更喜欢此类型的老师,他们会以之为偶像、榜样,会爱屋及乌,打心底里喜欢你的课,这也是激发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在动作、表情、语言上突出情感,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在情感渲染中激发学习兴趣。
3.激励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爱心,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从细微处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跟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声,倾听学生的烦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这些男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向学生讲述历史上的名人,介绍本校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引导学生向伟人学习,并以“座右铭”的方式提醒自己,鞭策自己。自觉改掉以往的坏习惯,远离社会上不良的诱惑。
其次,师生关系的重建。教师要不分成绩优劣,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注重学生自我强化、自我了解与接纳,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推荐男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参与中感受成就感、快乐感,从中感受到学习价值,让其自信心不断增强,目标逐渐明确,语文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4.授于合适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的又一任务。方法是否得当、新颖,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不论是基本学习方法,如记忆、阅读、听课方法,还是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老师都要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语文学习计划,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要有钉子精神,不能蜻蜓点水,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扭转思想懒散、厌学、不负责任等不良学习行为,并内化为自觉学习动力。
5.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思想、作风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再好的学校、再优秀的老师,都不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重要。在农村,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虽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成长,但家长们不顾形象,没有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比如,赌博、醉酒,有的家长休闲时间就是棋牌娱乐,玩手机,孩子耳濡目染,也依葫芦画瓢;有的家长常常打骂孩子,特别是男生,顽皮,遭受打骂也更严重,这就在孩子心理留下了逆反等心理阴影;有的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因此,我主要通过亲情电话,让孩子多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联系,感受父母的爱。同时,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的方式,把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哪怕是一点点的小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时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动态,和老师共同教育、鼓励孩子。
总之,随着国家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教学、师资、学生学习兴趣等诸因素中,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值得关注并寻求方法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做好他们的榜样教育,才能解决高年级男生的思想及语文学习现状。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现状;对策
小学生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乃至一生发展至关重要。而小学高年级是人的智力、性格、行为快速构建的特殊时期。然而现阶段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迫在眉睫。因此,必须找出症结所在,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推动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本人从教近30年,一直在农村小学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在语文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最棘手的多为男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多在11-13周岁,该年龄阶段是学生青春萌动期,一些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很多问题,如行为孤僻、自我为中心、容易学习模仿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等,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障碍、学习障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学习上的“不适应”更甚,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成为了学校中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有:
1.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主要体现为男生与教师间的抵触、排斥情绪,常对教师的要求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或“你要我做,我偏不做”等,如果老师在作业完成情况上用语稍微激烈,加上男生爱面子、倔强,就会出现明听暗顶、阳奉阴违的情况,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幅下滑。
2.语文学习目标不明。因对语文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得过且过,加上学习能力、成绩上稍逊别的同学一筹而憎恨、不满,故上课故意捣乱课堂,随意打扰同学听课,用语言攻击爱学习、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等,严重影响自身的学习进步。
3.语文学习方法不当。对语文课堂学习,男生不善于倾听,不愿意表达,不主动动口、动手、动脑;课外作业与阅读提不起兴趣,易出现消极被动学习和厌学情绪。
4.责任心不强。近年来,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祖辈照顾或寄养于亲戚家中,由于性别观念,男生受到更多的偏爱,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行我素,养成了因没责任心的行为习惯,所以总是被动学习,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不按时完成作业,就连最基本的生字词的抄写都不写,懒得动脑,碰到阅读、作文就如临大敌,束手无策,不交作业已成家常便饭。觉得读得不得都没有关系,从而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
二、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对策
1.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造成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除了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有关之外,最关键的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任课教师的准确引导,及时鼓励分不开。由于男生任性、好动、调皮、不听话,缺乏毅力,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半途而废,因此作为老师就要想方设法,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上课不能过于严肃、呆板,应该更关注男生,课堂上多提问男生,让男生多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课堂上的诸如分角色朗读等此类互动,尽量交给男生完成,尽管结果不尽人意,也不要让女生包揽、代劳。从而逐渐提升男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到自己有“料”,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变得机智、幽默、豁达、乐观,这样才会深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高年级男生,更喜欢此类型的老师,他们会以之为偶像、榜样,会爱屋及乌,打心底里喜欢你的课,这也是激发男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在动作、表情、语言上突出情感,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在情感渲染中激发学习兴趣。
3.激励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爱心,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从细微处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跟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声,倾听学生的烦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这些男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向学生讲述历史上的名人,介绍本校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引导学生向伟人学习,并以“座右铭”的方式提醒自己,鞭策自己。自觉改掉以往的坏习惯,远离社会上不良的诱惑。
其次,师生关系的重建。教师要不分成绩优劣,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注重学生自我强化、自我了解与接纳,课堂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推荐男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参与中感受成就感、快乐感,从中感受到学习价值,让其自信心不断增强,目标逐渐明确,语文学习兴趣逐渐浓厚。
4.授于合适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的又一任务。方法是否得当、新颖,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不论是基本学习方法,如记忆、阅读、听课方法,还是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老师都要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语文学习计划,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要有钉子精神,不能蜻蜓点水,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扭转思想懒散、厌学、不负责任等不良学习行为,并内化为自觉学习动力。
5.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思想、作风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再好的学校、再优秀的老师,都不如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重要。在农村,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虽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成长,但家长们不顾形象,没有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比如,赌博、醉酒,有的家长休闲时间就是棋牌娱乐,玩手机,孩子耳濡目染,也依葫芦画瓢;有的家长常常打骂孩子,特别是男生,顽皮,遭受打骂也更严重,这就在孩子心理留下了逆反等心理阴影;有的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因此,我主要通过亲情电话,让孩子多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联系,感受父母的爱。同时,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的方式,把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哪怕是一点点的小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时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动态,和老师共同教育、鼓励孩子。
总之,随着国家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教学、师资、学生学习兴趣等诸因素中,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值得关注并寻求方法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做好他们的榜样教育,才能解决高年级男生的思想及语文学习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