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共读,点燃孩子的阅读热情

【作者】 纪 霞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正文】通过亲子共读,通过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共读,父母和教师才能够与孩子一起感受和体验那些最重要的语言和密码,才能和孩子们心灵相通。父母与孩子也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家人,而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教师和幼儿之间,也才能够产生亲切的精神依赖关系。让孩子生活在有丰富图书的环境中,生活在与大人一起共读的氛围中,孩子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岂止识字一个较小的方面?在现代社会,其实更需要夜晚灯下亲子共读的时光,需要通过童书沟通亲子之爱。有了无数个共读的夜晚,拥有幸福的将不仅仅是孩子。童书曾经改变过许多错过了阅读关键期的成年人,借助童书,我们的童年被唤醒,并与孩子的童年发生共鸣。
  去年,我们语文组进行了亲子共读实验,我们建立了网络群,慢慢地,静静的群活跃起来。群里每位教师积极努力参与配合,学习用语音软件录播每一篇文章分享转给大家听学。这是一举双赢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幸福的。有的老师为读好文章按时分享给大家,在带孩子上课时,在车里、在教室外录制。一读就是2个小时。有的教师积极主动要分享读文章给大家听学。有的老师一遍没录好就录两边、三遍。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
  读书可以放松身体,放飞心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识,成事促业,快乐家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重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
  一定要大力推广亲子共读,培养读书给孩子听的爸爸 妈妈、爷爷奶奶,让更多的家庭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和家 长合作一起点燃儿童的阅读热情。
  一、点燃家长心中那盏共读之灯 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热心于儿童阅读的“点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光靠老师,必须有家长的密切配合。要让每个家长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应当和孩子共享阅读,而不要把阅读当作任务布置: “你每天必须读20 页书!”;“你这周必须读完这本书!” 这样生硬的任务式的催逼,不仅不能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 反而会引起他们对阅读的反感。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让孩子拥有持续阅读热情的诀 窍在于对孩子阅读的陪伴,在于那些令人难忘的“亲子共 读”时光。儿童的阅读不是从独立阅读开始,不是从自己捧 起书本识字开始,而是从听读开始,从家长读书给自己听开 始。 语文教师要做热心于儿童阅读的“点灯人”,一定要 大力推广亲子共读,培养读书给孩子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更多的家庭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和家长合作点燃儿 童的阅读热情。 
  二、点燃孩子的阅读之灯 孩子们从家庭来到学校,有些可能有丰富的亲子共读 的体验,有的可能没有。你面对的孩子在词汇量、理解能 力、阅读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可能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别 灰心,在教室里让孩子爱上阅读有非常好的条件。 1、教师可以创设班级阅读环境,催生阅读兴趣。一般 情况下,阅读的儿童来自阅读的环境。培养阅读种子的第一 步就是要让孩子有亲近图书的环境和机会。环境的创设在阅 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 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此要在教室 建立图书角,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专门为读书开辟专栏,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 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 
  三、亲子共读,在家庭中培养阅读兴趣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家长对孩子看课外书很排斥,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恰恰是这种功利的想法,把很多孩子的阅读兴趣从小学就给扼杀了。其实,阅读已经不仅仅是针对语文学科了,而是一切学科入门和提升的工具。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知识的积累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这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阅读中培养的能力显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
  对小学生来说,亲子共读依然是孩子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而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更强。有些书孩子能听懂,但未必能看懂;还有孩子在看书时,脑子里会产生很多疑问、想法、猜测,需要成人的解答;另外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注意力、分配能力有限,所以家长与孩子亲子共读,可以将较高程度的词汇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使他们记住,进而增强阅读能力,也可以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字、词或其他难题而产生对阅读的畏惧心理。同时与大人共读,孩子边看边听就成为一种需要和享受。
  四、生生共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能力
  还可以创造共读条件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在生活的大环境中拓宽生生共读的范围。如通过办班级墙报、手抄报,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发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主张小学生还是以文字书与绘本交替阅读为主。这是一种既照顾到孩子的年龄,又考虑到孩子阅读水平不断提高的方法。有些书里的字孩子可能还认不全,而书里的很多意思也不是低年级的孩子能理解的。另外,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有不同,在学前阅读基础比较好的、有阅读习惯的家庭、经常有亲子阅读的环境的孩子,可能会读得顺畅一些。
  《统编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