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电教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作者】 孙永亮 杨鲁敏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百尺河小学)


【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手段已经大踏步进入教育领域。“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状况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计算机辅助和多媒体网络教学以无可争辨的优势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通过它能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可以体验到成功感,使课堂教学从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提高,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心得,简要谈之,供大家参考。
  一、有利于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来承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教学活动中的动、静、声、色、形展示的淋漓尽致,它实现人机交互、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课堂教学容量大且丰富多采。它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和情感,同时它的可重复性也是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手段。 教师利用3D MAX软件制作的模型,通过演示,这些无法想象的概念就可以顺利形象地建立起来了。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灵活多变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活动之中,发挥寓教于乐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具体地看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提供直观材料,变抽象为形象,突出教学重点
  借助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形象的图表,或者适时插入恰当的图象资料,鲜明生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领悟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如:我在讲授《统筹方法》一课时,播放“同学清扫卫生区”及“打饭”时的实况录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发深思、激活思维的效果 ,避免了教师讲解非常起劲,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的尴尬局面。
  三、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把教师从单纯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习主体,使学习者自我感触、自我作用,、自我发展,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认知事物本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把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变成教学实践活动中易操作的、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的活动。要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人材,仅靠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免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给学生带来了一个极为丰富和知识、信息库,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得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查询信息,找出自己的差距,取百家之长,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按照中考“综合考试”的要求,单元过关试题实现了由“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的转变,由考查单科向考查多科知识融合的转变。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就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有力条件。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加强学科的知识迁移,拓展了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哥白尼和地动学说》时,用多媒体课件从学科的角度展示了地球及诸行星都绕着太阳转的动画效果 ,从科学的角度提示出新事物的产生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四、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掌握知识的长久性
  学生由于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制力较差,对感兴趣的知识就愿意接受,不感兴趣的知识就不爱学习,即使强迫他们记忆,也不会产生永久的印象,几天后就会淡忘。利用挂图、投影等教学,画面即不会动又没有声音,只能靠教师的语言去解释,时间长了会造成学生的厌倦感和疲劳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图象、声音、动画、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知识进行记忆,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记得快,且记忆时间长,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获得教学反馈
  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以达到能力的渗透,最后落到综合能力的提高上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交互功能,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随时都能获得教学反馈,教师能够迅速地得知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如:通过设计“自我测试”A卷与B卷软件,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检查每一课的学习效果。
  在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认识需进一步提高
  尽管这几年注重了多媒体网络手段的运用,但仍有许多教师对此不了解,不清楚科技手段辅助教学为何物,有什么作用,更谈不上学习和利用了。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地人认识到通过科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世纪教学的必备手段。
  制作课件必须立足于为教学服务,否则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课件制作的目的只有以教育教学为立足点,才能出好作品好课件
  2、设备水平亟待提高和改善。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一个需要软、硬件同时支持的操作过程。对软、硬件都有一定的要求。软、硬件兼容性越高提供给我们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也就越大,就越容易制作出理想的课件。适时地改善设备条件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制作课件。
  3、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急需提高
  并不是计算机一进校园,每位教师就会操作计算机、开发课件了。 我们必须通过人员培训和自学等手段,使教师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结合平时教学的体会和经验,开发出优秀的课件。
  一句话: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特点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即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要想将其发挥精通更理想的境界,还需要我们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将会有更多更新的科技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使之服务于教学,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