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自主互助、激励型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 卢 艳

【机构】 (黑龙江省齐市第二十一中学)


【正文】“自主互助、激励型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已有一段时间,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充满意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逐渐形成。
  下面我对英语课堂中“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预习交流环节
  每一次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在试探型号的摸索中前行,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继续前行。例如在我的课堂教学环节中,预习交流环节中的新单词学习,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完全把新单词交给学生,让学生回家预习新单词的用法,结果第二天反馈回来我傻眼了,学生们从各种资料,网络上查找的资源铺天盖地,一个单词make的用法孩子们总结出40多条,其中许多都是学生应该在高中甚至是大学才能接触到的知识点。如果要是按照这个方式讲下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抓不住重点,课堂成了流水帐。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新单词短语的积累,我用一个框把它框住处,即需要我们在初中阶段掌握的内容,我把汉语前一天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预习,这样课堂就像如来佛的大手掌一样,无论孩子们怎样预习,都不会跑出这个手掌心,第二天学生展示预习情况,在互助交流中,学到新知,这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二、完善评价、奖励机制
  师友互助提倡教师作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即老师是辅导者,学生是主角。这样不公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与参与度,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师友互助过程中,学生就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了,参与度提高了,再加上英语的特殊性,情境多,活动也多,这样,课堂评价和奖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上课采取取牌回答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给小组记分,为了鼓励学友回答问题,学友答对加2分,师傅答对加1分。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类别给小组成员打分,每周汇总,按照A阵营、B阵营给学生小组升级。每天对得分最多的小组也有奖励,可以发放免做卡(即免写作业一次),免试卡(即免小考一次)……通过不断的变换奖励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不同于数、理、化学科的学习,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情境,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些情境,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与展示。例如购物话题、看病话题、生日聚会、招聘现场、问路指路、介绍朋友等等。我们这个学区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外县后到市里的,这里的孩子90%都没有走出过齐齐哈尔,一到了过年过节,基本都是回外县、乡下。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要学习?也不知道自己能学成什么样?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觉得这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自信。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引进之后,一切都有了改变,首先,师傅从帮助学友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自信心爆棚,而同时,以前学友这个程度的孩子课堂上有很多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因为他们在班级中都是中等偏下的孩子,他们又不愿意交流,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在课堂上他们是没有话语权的。但是这种自主互助的方式引进之后,现在针对这样的孩子,每个人有一个专属他一人的老师,在师傅的帮助下,他会觉得,这个我也能学,那个我也能学会,自然从中也获得了极大的自信。我觉得这是我们此次课改中最受益的地方。尤其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尤为明显。因为之前说过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情境在里面,可以利用这些情境,让师友尽情的展现,渐渐地这些不改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孩子,张开了嘴,走上了校、区、市各级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这些孩子快乐、阳光、自信的笑容。
  “自主合作”式学习的课改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不断努力,纳新吐故,解读课程标准;扬优弃弊,改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