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文本落点 引导随文写话
【作者】 赵晓丹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三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习作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有创新精神,发动学生随文写话,让丰富多彩的文本情节启动学生习作思维,将文本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相连,自然能够激活学生习作热情,并在不断创新实践中形成习作素质。仿写、读写、续写是学生习作的不同形式,教师要针对学生习作实际展开教学设计,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写话;习作教学
随文写话,让习作快乐起航,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创新意识。小学生对习作普遍存在畏惧感,不是无话可说,就是表达不清,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正视学生习作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创设多种习作教学情境,发动学生展开仿写、读写、续写等活动,激活学生习作思维,提升学生习作热情,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习作心理情结,以成功塑造学生习作基本素养。
一、仿写文本片段,调动学生习作情绪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也是习作教学最需要关注的教法运用。小学生对习作存在恐惧感,但对复述故事有特殊兴趣,如果让学生以仿写的形式展开习作训练,可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习作训练环节,学生会感觉操作难度会大大降低,自然能够调动学生习作情绪。学生习作快乐指数的不断提升,也为习作教学注入崭新动力。在仿写操作时,教师要注意筛选仿写片段,充分考虑文本精彩度和仿写难度,这样才能提升仿写教学的可行性。
教学部编小学第三册语文《葡萄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清主要内容,然后发动学生展开仿写活动:这篇课文有不少精彩的场景描写,如“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模仿相关句式,选择一个熟悉的场景,写一段话,要注意体现一个中心。学生反复阅读文段,对这些句式进行分析,然后开始了仿写操作。有学生这样写道:“到了春天,各种各样的鲜花都盛开了,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显得美丽极了,人们都来观赏鲜花。”也有学生写到:“秋天到了,果园中是一幅丰收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金黄的鸭梨、紫红的葡萄,大家都在采摘果子,快乐极了。”教师给学生以点赞,肯定学生的优良表现。教师为学生指定仿写片段,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给学生带来清晰操作思路,学生仿写很有感觉,具体表现让人满意。
二、读写文本插图,创设学生习作环境
小学语文教材有丰富多彩的插图信息,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也是习作教学需要珍视的契机。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对这些精美插图有特殊情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插图内容,便将观察学习和习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习作思维场。为调动学生习作情绪,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对文本插图进行延伸性处理,以提升学生读写兴趣。
《黄山奇石》教材中有三幅黄山奇石照片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些奇石的形状,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奇石的突出特点。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教师让学生将对插图的解读写出来,参与班级展示活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给出自己的解读。“这幅图中的石头是‘仙桃石’,在高高的山顶之上,有一颗仙桃形状的石头,周围是一些松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水果盘中放着一颗仙桃,真是太形象了。”“这块奇石叫‘猴子’,在山巅之上,一块特别像猴子的石头,这个猴子蹲坐在石头上,在向远处张望。周围的石头呈现金黄色,真的像一座金山。”教师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解读插图,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学生观察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之后,其学习思维受到触动,自然有了表达的愿望。从学生写话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观察细致,表达也比较到位。
三、续写文本情节,历练学生习作能力
学生大多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重要习作教学资源。教师发动学生为文本添加续写内容,可以形成难得习作训练机会。学生对文本情节有探知兴趣,教师让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延伸处理,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维启迪,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习作学习轨道。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亲自写下水作文,给学生做出示范操作,这对激活学生习作思维有特殊激发效果。
续写训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实际有充分调查,在掌握基本学情基础之上展开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获得良好习作效果。如《凡卡》这篇文章结尾写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根据结尾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爷爷会来接他吗?他会过上美好的日子吗?然后,根据想象让学生续写一篇短文。课文续写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有利于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为课文写续集,成功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小学习作教学亟待创新,随文写话是重要选项。教师要利用多种调度手段,对习作教学展开全面优化设计,提升习作快乐指数,帮助学生建立习作信心。这对有效塑造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玲.随文练笔,让学生写话洋洋洒洒[J].广西教育,2017(10):56-58.
[2]周增斌.探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写话”[J].语文天地,2018(09):78-80.
[3]黄雅芳.探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写话”[J].名师在线,2018(12):56-58.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写话;习作教学
随文写话,让习作快乐起航,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创新意识。小学生对习作普遍存在畏惧感,不是无话可说,就是表达不清,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正视学生习作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创设多种习作教学情境,发动学生展开仿写、读写、续写等活动,激活学生习作思维,提升学生习作热情,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习作心理情结,以成功塑造学生习作基本素养。
一、仿写文本片段,调动学生习作情绪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也是习作教学最需要关注的教法运用。小学生对习作存在恐惧感,但对复述故事有特殊兴趣,如果让学生以仿写的形式展开习作训练,可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习作训练环节,学生会感觉操作难度会大大降低,自然能够调动学生习作情绪。学生习作快乐指数的不断提升,也为习作教学注入崭新动力。在仿写操作时,教师要注意筛选仿写片段,充分考虑文本精彩度和仿写难度,这样才能提升仿写教学的可行性。
教学部编小学第三册语文《葡萄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清主要内容,然后发动学生展开仿写活动:这篇课文有不少精彩的场景描写,如“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模仿相关句式,选择一个熟悉的场景,写一段话,要注意体现一个中心。学生反复阅读文段,对这些句式进行分析,然后开始了仿写操作。有学生这样写道:“到了春天,各种各样的鲜花都盛开了,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显得美丽极了,人们都来观赏鲜花。”也有学生写到:“秋天到了,果园中是一幅丰收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金黄的鸭梨、紫红的葡萄,大家都在采摘果子,快乐极了。”教师给学生以点赞,肯定学生的优良表现。教师为学生指定仿写片段,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活动,给学生带来清晰操作思路,学生仿写很有感觉,具体表现让人满意。
二、读写文本插图,创设学生习作环境
小学语文教材有丰富多彩的插图信息,这无疑是重要教学资源,也是习作教学需要珍视的契机。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对这些精美插图有特殊情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插图内容,便将观察学习和习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顺利进入习作思维场。为调动学生习作情绪,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对文本插图进行延伸性处理,以提升学生读写兴趣。
《黄山奇石》教材中有三幅黄山奇石照片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些奇石的形状,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奇石的突出特点。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教师让学生将对插图的解读写出来,参与班级展示活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给出自己的解读。“这幅图中的石头是‘仙桃石’,在高高的山顶之上,有一颗仙桃形状的石头,周围是一些松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水果盘中放着一颗仙桃,真是太形象了。”“这块奇石叫‘猴子’,在山巅之上,一块特别像猴子的石头,这个猴子蹲坐在石头上,在向远处张望。周围的石头呈现金黄色,真的像一座金山。”教师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解读插图,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学生观察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之后,其学习思维受到触动,自然有了表达的愿望。从学生写话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观察细致,表达也比较到位。
三、续写文本情节,历练学生习作能力
学生大多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重要习作教学资源。教师发动学生为文本添加续写内容,可以形成难得习作训练机会。学生对文本情节有探知兴趣,教师让学生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延伸处理,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思维启迪,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习作学习轨道。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亲自写下水作文,给学生做出示范操作,这对激活学生习作思维有特殊激发效果。
续写训练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实际有充分调查,在掌握基本学情基础之上展开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获得良好习作效果。如《凡卡》这篇文章结尾写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根据结尾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爷爷会来接他吗?他会过上美好的日子吗?然后,根据想象让学生续写一篇短文。课文续写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有利于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为课文写续集,成功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小学习作教学亟待创新,随文写话是重要选项。教师要利用多种调度手段,对习作教学展开全面优化设计,提升习作快乐指数,帮助学生建立习作信心。这对有效塑造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玲.随文练笔,让学生写话洋洋洒洒[J].广西教育,2017(10):56-58.
[2]周增斌.探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写话”[J].语文天地,2018(09):78-80.
[3]黄雅芳.探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写话”[J].名师在线,2018(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