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樊有平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丰乐社区和平小学)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把视听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本文简述了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原则,分析了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并就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应用策略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逐渐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结合,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由板书讲授型趋向屏幕创新型,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原则
1.1 协调发展原则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管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都应当围绕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来进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而不能舍本逐末。同时,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而是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表达观点的空间和时间,要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协调发展。
1.2 及时反馈原则
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有其正反两面。多媒体技术虽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反馈,对多媒体应用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将这些经验教训作为协调课堂教学方法、过程的重要参考。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教学及时反馈机制的重视,以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3 循序渐进原则
课堂是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首先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多媒体体教学内容做规划和调整,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能从浅到深。同时,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
多媒体技术实质上只是一种教辅用具,虽然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想象力,使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提高,但是是无法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甚至由多媒体课件来掌控课堂教学的进程,使得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致于出现本末倒置的负面作用。
2.2 多媒体课件内容繁琐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备课和板书的时间,并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数学知识。但是,一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而单方面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密度,学生往往无法跟上多媒体课件的进度,也就无法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多媒体教学优势无法发挥出来,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2.3 多媒体应用目标不明确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其根本目标应当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但是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一些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特点、功能和优势,没有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合理调整,从而无法对多媒体技术做有效定位,使得其优势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内在驱动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使他们对数学知识做深入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情景的创设,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喜好的学习环境,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萌发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
例如,讲到“平均分”章节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生动影像视频实现情景故事的导入:“有一天,小熊上山采蘑菇,看到山上那么多的蘑菇,小熊十分的高兴。小熊想,这下我可以采到足够多的蘑菇回去了。于是,小熊就采摘了满满一篮子蘑菇下山去了。当小熊快走到山脚时,小熊数了数框里的蘑菇又犯难了,篮子里这18个蘑菇要怎么样分给熊爸爸和熊妈妈呢?”这个时候,教师可暂停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三口分这些蘑菇吗?”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是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给出了解决步骤,并且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和同学们做进一步交流互动。经过大家的商讨,认为把蘑菇平均分配最合适。由此可见,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情节画面,能够创设出温馨的教学情景,从而实现新课内容的导入。
3.2 建立多种感官渠道,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结合,能够把较为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的形象生动,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到的数学知识。
例如,当讲到“对称轴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筛选出一些建筑物的对称图片,以便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对称轴图形的形象。伴随着优雅的背景音乐,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讲解,认识到我国古代的楼台亭阁、皇宫殿堂,现代的大厦别墅、著名的建筑物等等,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视听的享受而直观的了解到建筑物的对称美。通过发挥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提高了许多的影像图片资料,可以最大程度的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他们直观的看到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让抽象枯涩的课堂教学转变的形象生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学会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波的学习环境。
3.3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常常通过满堂的讲解,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对学生,学生往往只能机械的记忆,但却无法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势,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不但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理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教师可充分发挥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自发的投入到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和重点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学网络来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对其探究、交流互动,最后在归纳总结。经过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不但锻炼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还提高了交流合作的能力。
例如,当讲到“角的初步认识”章节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的观察到不同角的形成、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深度;学生在探究角的相关知识时,了解到角度和两条边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加入到教学中来,发挥自身教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学习能力的突破。
4、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示相关的数学知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了他们对理解知识的深度,增强了他们分析、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辅助下,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会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7(13):201-202.
[2]徐博.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4):174-175.
[3]沈大中.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J].读与写(中旬),2016,13(11):251-252.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应用策略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逐渐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结合,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由板书讲授型趋向屏幕创新型,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原则
1.1 协调发展原则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不管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堂教学,都应当围绕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来进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当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而不能舍本逐末。同时,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而是要注意给学生留出表达观点的空间和时间,要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协调发展。
1.2 及时反馈原则
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有其正反两面。多媒体技术虽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反馈,对多媒体应用遇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将这些经验教训作为协调课堂教学方法、过程的重要参考。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教学及时反馈机制的重视,以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3 循序渐进原则
课堂是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首先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多媒体体教学内容做规划和调整,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能从浅到深。同时,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
多媒体技术实质上只是一种教辅用具,虽然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想象力,使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提高,但是是无法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甚至由多媒体课件来掌控课堂教学的进程,使得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致于出现本末倒置的负面作用。
2.2 多媒体课件内容繁琐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备课和板书的时间,并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数学知识。但是,一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而单方面增加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密度,学生往往无法跟上多媒体课件的进度,也就无法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多媒体教学优势无法发挥出来,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2.3 多媒体应用目标不明确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其根本目标应当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但是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一些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特点、功能和优势,没有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合理调整,从而无法对多媒体技术做有效定位,使得其优势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内在驱动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使他们对数学知识做深入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情景的创设,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喜好的学习环境,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萌发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够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
例如,讲到“平均分”章节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形象生动影像视频实现情景故事的导入:“有一天,小熊上山采蘑菇,看到山上那么多的蘑菇,小熊十分的高兴。小熊想,这下我可以采到足够多的蘑菇回去了。于是,小熊就采摘了满满一篮子蘑菇下山去了。当小熊快走到山脚时,小熊数了数框里的蘑菇又犯难了,篮子里这18个蘑菇要怎么样分给熊爸爸和熊妈妈呢?”这个时候,教师可暂停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三口分这些蘑菇吗?”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是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给出了解决步骤,并且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和同学们做进一步交流互动。经过大家的商讨,认为把蘑菇平均分配最合适。由此可见,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情节画面,能够创设出温馨的教学情景,从而实现新课内容的导入。
3.2 建立多种感官渠道,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的结合,能够把较为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的形象生动,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到的数学知识。
例如,当讲到“对称轴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筛选出一些建筑物的对称图片,以便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对称轴图形的形象。伴随着优雅的背景音乐,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讲解,认识到我国古代的楼台亭阁、皇宫殿堂,现代的大厦别墅、著名的建筑物等等,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视听的享受而直观的了解到建筑物的对称美。通过发挥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提高了许多的影像图片资料,可以最大程度的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他们直观的看到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让抽象枯涩的课堂教学转变的形象生动起来。所以,教师要学会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波的学习环境。
3.3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常常通过满堂的讲解,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对学生,学生往往只能机械的记忆,但却无法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势,可以促使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不但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理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教师可充分发挥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自发的投入到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和重点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学网络来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对其探究、交流互动,最后在归纳总结。经过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不但锻炼了自主探究的能力,还提高了交流合作的能力。
例如,当讲到“角的初步认识”章节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的观察到不同角的形成、变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深度;学生在探究角的相关知识时,了解到角度和两条边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加入到教学中来,发挥自身教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学习能力的突破。
4、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示相关的数学知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了他们对理解知识的深度,增强了他们分析、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辅助下,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会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7(13):201-202.
[2]徐博.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4):174-175.
[3]沈大中.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J].读与写(中旬),2016,13(1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