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

【作者】 陈荣章

【机构】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小学校)


【正文】摘 要:现代小学教学需要建立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基础上,将小学数学与信息化相结合,能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应用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同学的积极性,还能化繁为简,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在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的工作领域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其更简单生动。由于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环节,是最关键的,其影响着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小学教学领域中,能有效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改善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理念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会对文献的分析和笔者实践教学经验相结合,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
  一、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1.多媒体过于娱乐性,淡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设置教学情景时应考虑同学们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知识的渐进吸收,从而同学们能在熟悉和轻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学习。但有的时候在使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过于注重情景的设计,如采用大量篇幅的故事来引入教学内容,老师所使用的课件太过于花哨,使得同学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粉饰的情景当中,在观察课件时,被画面中其它因素所影响,而忽略了学习任务,无法有效的学习课程内容。我曾经听过很多课,好几次碰到这样的情况,上课老师的教学PPT做得很精美,视频、动画不停地出现,看起来课堂很活跃,但到做课堂练习时,我特意查看了几个学生,发现他们不会做。于是问他,看你刚才学习很认真啊,怎么不会做呢?这个学生说,我在看动画去了,真好玩!由此可见,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过于娱乐性,以免达不到教学效果。
  2.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未突出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重要的受众,应突出主体的地位。然而,现阶段一些小学数学在信息化教学中,普遍是教师占领主体地位,教师虽然运用着信息化但教学理念完全是自己主导课堂,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学生却被放在了客体的地位中,没有进入到信息化的教学的本质中,被动地跟随着教师的指令进行学习和练习,造成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体意识也十分缺乏,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虽然信息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学生的动手操作。部分教材中强调的关键知识点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际应用后,才能温故而知新,在操作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有效利用信息化课件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出专门的操作环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应用知识。若有必要,进行重点难点的板书,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进而保持持久的影响,这种效果是信息化课件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2.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素质教育,越来越强调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在数学教育中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变为形象的简单的可感受的数学材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效率的提高。如在小学数学中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饼状图、柱状图等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设计出形象的色彩丰富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并利用excel表格绘制各种横坐标、纵坐标中不相同的饼状图、柱状图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不仅可以节约照搬书本一页页讲授的时间,还可以利用形象思维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做到在节约教学时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3.运用信息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给予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知识时,应用题的题目一般是围绕一个关系式进行提问,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关系式的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理解应用题的条件关系。在进行应用题解答时,学生围绕关系式的内容,填入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计算出未知条件的数字,从而完成应用题的解答。通过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将所学知识合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有助于其注意力的提升,更好接受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可提高课堂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进行学习,也有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但同时也需注意信息化教学的事项,不能盲目使用,而应契合实际教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