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
【作者】 蓝恭品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学习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及方法、对策,旨在对高中英语教学中遇到困难的教师提供些许启发和新思路,为高效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添砖加瓦。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学习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他人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英语的教学和学习要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进步。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交流的互动空间,是学生吸取知识和最先实现实际应用的主阵地。要提高高中英语学习的成效,就必须重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现行英语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显得相当吃力,主要表现在:(1)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悬殊,教学方法衔接不当,学生不能顺利过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相对高中要简单很多,从初三进入高一,要求掌握的知识跨度太大,学生难以适应。加之老师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2)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都能吸收消化掉课堂上的知识。我们不能否定学生之间接受能力差异的存在,这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忽略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灌输书本知识,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容易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欲望。钟启泉指出灌输式教学方式一方面没有体现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只侧重知识的积累,轻视情意的发展,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全面的。(3)重语法,轻语言应用表达。语言教学不仅要教学学生会认会写,还要教会学生表达交流。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上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机械的语言操练是最重要的目标,这种偏重语法的教学培养了一批会做卷子但不会用英语交流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主动性。三年下来学生们对英语仍然是既聋又哑。(4)没有注重语境培养,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面单一。课堂上针对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味地套句型,不能分析句子合理使用时的语境。学生记了句型既不会用也不会分析,在做题时遇到不同的语境就不会做出相应的转变。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依赖教师、课本、笔记和死记硬背。
二、对高中英语教学对策的探讨
1.运用分层次教学。注意因材施教,可考虑分层次教学,既避免优生在课堂上“吃不饱”的现象出现,又能解决差生“跟不上”的困扰。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但在分层次施教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情感,尊重分层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差生教学不可敷衍,而是应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尽快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减小两极分化。
2.运用交际教学法。钱青提出交际法导入,教师要主动以交流的方式引出知识点,在与学生进行日常交流时,带动学生提问或者是提出建议,从而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交流中,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加深了单词的正确使用和语句语境的恰当选取。交际教学思想能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并能带动学生主动探究外语或外语国家文化,在与教师或同学的交流中总结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的经验,为以后与外国人交流打下基础,能很好地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教学材料体现多样化。课堂上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和老师用书,教材上的知识相对比较单一,学起来容易感觉枯燥无味。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保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适度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增加生词率较低的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及歌曲等作为英语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4.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它是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教学语言也就无所谓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也要提高话语的质量。教师课堂话语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听懂也要让学生听了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更要留给学生充足反馈的时间和空间。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认真设计自己的课堂话语,简明扼要,放弃话语霸权,要富有幽默感,声音要洪亮,音调要抑扬顿挫,与学生形成交际的轮回。同时也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需要,使得自己的话语(包括提问)有的放矢,保证学生想听、能听、该听,这样学生才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形成互动。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2)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学生愿意学,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独立自学。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由教师满堂灌、垄断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夏纪梅.英语教师教育观念、知能力、进修情况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6):24.
[2]李新玲.谈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7:194.
[3]钱青.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35:182.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学习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与他人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英语的教学和学习要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进步。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交流的互动空间,是学生吸取知识和最先实现实际应用的主阵地。要提高高中英语学习的成效,就必须重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分析
现行英语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弊端,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显得相当吃力,主要表现在:(1)初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悬殊,教学方法衔接不当,学生不能顺利过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相对高中要简单很多,从初三进入高一,要求掌握的知识跨度太大,学生难以适应。加之老师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2)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都能吸收消化掉课堂上的知识。我们不能否定学生之间接受能力差异的存在,这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忽略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只是一味的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灌输书本知识,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容易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欲望。钟启泉指出灌输式教学方式一方面没有体现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只侧重知识的积累,轻视情意的发展,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全面的。(3)重语法,轻语言应用表达。语言教学不仅要教学学生会认会写,还要教会学生表达交流。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上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机械的语言操练是最重要的目标,这种偏重语法的教学培养了一批会做卷子但不会用英语交流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主动性。三年下来学生们对英语仍然是既聋又哑。(4)没有注重语境培养,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面单一。课堂上针对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味地套句型,不能分析句子合理使用时的语境。学生记了句型既不会用也不会分析,在做题时遇到不同的语境就不会做出相应的转变。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依赖教师、课本、笔记和死记硬背。
二、对高中英语教学对策的探讨
1.运用分层次教学。注意因材施教,可考虑分层次教学,既避免优生在课堂上“吃不饱”的现象出现,又能解决差生“跟不上”的困扰。分层次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需求。但在分层次施教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情感,尊重分层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差生教学不可敷衍,而是应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尽快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减小两极分化。
2.运用交际教学法。钱青提出交际法导入,教师要主动以交流的方式引出知识点,在与学生进行日常交流时,带动学生提问或者是提出建议,从而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交流中,巩固了课堂上的知识,加深了单词的正确使用和语句语境的恰当选取。交际教学思想能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并能带动学生主动探究外语或外语国家文化,在与教师或同学的交流中总结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的经验,为以后与外国人交流打下基础,能很好地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教学材料体现多样化。课堂上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和老师用书,教材上的知识相对比较单一,学起来容易感觉枯燥无味。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保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适度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增加生词率较低的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及歌曲等作为英语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4.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课堂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它是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教学语言也就无所谓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也要提高话语的质量。教师课堂话语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听懂也要让学生听了有所得、有所悟、有所获,更要留给学生充足反馈的时间和空间。要做到这些,教师需要认真设计自己的课堂话语,简明扼要,放弃话语霸权,要富有幽默感,声音要洪亮,音调要抑扬顿挫,与学生形成交际的轮回。同时也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需要,使得自己的话语(包括提问)有的放矢,保证学生想听、能听、该听,这样学生才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形成互动。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2)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学生愿意学,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独立自学。教师在课堂中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教师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由教师满堂灌、垄断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夏纪梅.英语教师教育观念、知能力、进修情况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6):24.
[2]李新玲.谈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7:194.
[3]钱青.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3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