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作者】 索南卓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但由于目前大多数课堂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比较死板的课堂模式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性发展,让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无法真正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作出指导,深入研究并作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良好氛围;解决办法
  随着经济朝高新方向发展的趋势,社会对创新性人才需求较旺盛,学生只有突破创新制高点才能立社会于不败之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也倒逼着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想法新奇,具有强大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渴望探索未知,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性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引导课堂氛围为主,以教师辅导为次要方面,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内在学习驱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营造良好语文课堂氛围必要性
  根据有关心理研究表明,当个人处于紧张的状态与个人处于轻松的状态的时候,大脑皮层的活跃程度就有很大的差别,处于轻松状态下的大脑神经元会以每分钟几万亿细胞相互突触进行传播,大脑细胞的传播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种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大脑处于比较放空的状态,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许多创新性想法的出现。此外,当教学课堂处于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时,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而课堂形式的动态化和生动化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成果更加显著,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靠语文课堂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当积起学生对学习语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乐趣,学生课下自行查询相关知识可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眼界。
  2、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方法
  2.1 创设生动情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而形象思维在小学中的头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理特性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能只是死板的给学生讲解知识,由于头脑发育有限和知识积累较少,低年级的学生对高深知识理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课堂可以以故事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或者以话剧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故事扮演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再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和面谈的形式,弥补学生理解的不足。
  2.2 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其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也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教师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这能够实现对课本知识外延,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层面,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善于运用多媒体,PPT的内容形式可以是影像,图画和录音等,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力。教师应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PPT的内容,例如讲到诗句和文言文时,教师可匹配相应的图片以及短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学习重点。当教师PPT的内容够吸引学生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处于模拟环境的学习氛围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打造精良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先进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处于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教师还秉承以前的教学理念,不及时进行更改,不提高自我水平,就难以适应现代化学生不同的思维,可能会出现学生的某些疑问教师解答不了的现象。因此提高教师的自我水平,教师不断进修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在着那教师人才时,不能只把学历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也可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当代学生课堂也作为其参考标准。
  2.4 课前精彩导入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的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在课前导入有趣内容,根据本节课的任务以及目标去选择相关题材,或选择时事新闻和小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可在课前设计独特的导入语,通过询问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教师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前十分钟短视频或者是PPT、图画以及声乐等形式都能达到此效果。课前导入形式不一,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案,课前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课前放松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吸引学生眼球,提高注意力。
  2.5 教师将微笑带进课堂
  脸部表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气质,当教师脸部带有和蔼的表情时,能够卸下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御,能带给学生一种轻松感和愉悦感,这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研究表明,当学生犯错误时,惩罚带来的效果远远比不上鼓励所产生的作用。当教师过于严厉,学生不仅会在课堂上产生惧怕心理,从而限制学生思维的扩散,还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压迫感,当学生长久处于这种状态,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当学生在课堂跑神时,教师可给其鼓励的眼神和微笑进行提醒,学生在此时会由于内心的羞愧而专心于课堂,但若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不能让学生专心听课,可能还会让学生对教师和本学科产生心理厌恶感。
  2.6 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
  教师应必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教师踏入课堂时应当调整心理状态,摒弃个人生活对教师的影响。此外,教师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幽默的性格,教师的个人心理素质对营造课堂氛围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的传授,也要给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让学生在健康阳光的氛围中成长。
  2.7 利用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喜欢与同伴玩游戏,教师在课堂适当插入游戏活动,这不仅能够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连接,从而加强班级整体凝聚力。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与探索心理,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对未知环境的探索,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也具有双重性,其缺点就是不利于班级秩序的管理,课堂容易出现混乱,或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生磕碰,不利于学生健康。但总体来说,在活跃课堂氛围方面,采取游戏活动形式还是值得可取的。
  3、结语
  随着教育课堂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涌入课堂。但我们应当根据本校情况进行改革,立足实际,切忌全盘搬入,不加改造。为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不仅要在次方面下功夫,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只有找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融入本校学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起到应有作用。小学语文轻松课堂氛围的培养,最主要的是以教师改革为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也是其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高雪.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成才之路,2011,(14).
  [2]林萍.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J].小学教学参考,2011,(27).
  [3]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