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垂线性质的应用》(第二课时)
【作者】 周功进
【机构】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
【正文】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垂线段的定义;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在对垂线段的教学中,体验从操作中发现数学事实,感受简单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1.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2.垂线的性质
难点:区分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在灌溉时,要把河中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老师展示教材图5.1―8,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思考解决方案。
过点P作河道垂线,然后沿垂线开挖。
设问:为什么沿垂线挖最短?
然后书写标题,引导进入学习本节。
二、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中的探究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B,C,D,E......,其中PO⊥l,(称PO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的大小,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部分学生演示,大家观察记录,老师画出直线l,然后画出点P,将尺的一端固定于点P,安排学生上台转动直尺,使其与直线l相交,记录相交时P点与交点间线段的长段,并同时观察直尺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结论:当过点P的直线与直线l垂直时,P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短。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的说:垂线段最短。
老师引导总结: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如图,
∠BAC=90°,AD⊥BC,在下列结论中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练习:教材第5节练习。
四、小结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说说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
五、作业
习题5.1第10题。
板书设计
教材图5.1―9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引入生活中实际应用例子理解垂线性质,将学习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垂线段的定义;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在对垂线段的教学中,体验从操作中发现数学事实,感受简单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1.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2.垂线的性质
难点:区分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在灌溉时,要把河中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老师展示教材图5.1―8,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思考解决方案。
过点P作河道垂线,然后沿垂线开挖。
设问:为什么沿垂线挖最短?
然后书写标题,引导进入学习本节。
二、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中的探究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B,C,D,E......,其中PO⊥l,(称PO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的大小,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部分学生演示,大家观察记录,老师画出直线l,然后画出点P,将尺的一端固定于点P,安排学生上台转动直尺,使其与直线l相交,记录相交时P点与交点间线段的长段,并同时观察直尺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结论:当过点P的直线与直线l垂直时,P点到直线l的距离最短。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的说:垂线段最短。
老师引导总结: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如图,
∠BAC=90°,AD⊥BC,在下列结论中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练习:教材第5节练习。
四、小结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说说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
五、作业
习题5.1第10题。
板书设计
教材图5.1―9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引入生活中实际应用例子理解垂线性质,将学习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