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作者】 郑守东

【机构】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育最重要的部分,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打造一个高效课堂,让学生学到真知识,提高语文水平,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喜欢上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教学氛围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一、营造快乐学习气氛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一是课前演讲激情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演讲内容新颖,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二是多样导入引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孔子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四、积极拓展课外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除了体现在教学方式上,还需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的创新,应围绕教材进行。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名家名篇,这些作品有很强的欣赏性和研究性,对作品的主题划分也非常明确。比如说,热爱生命这一主题单元,就有《秋天的怀念》、《紫藤萝瀑布》等等,而综合类的学习项目,有诸如一场辩论赛、为家乡的人物立传之类的主题。这些教学内容都非常适合现代初中生的学习,除此之外,也要多多选取一些课外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具体需求,再以教材为立足点,适当拓展课外教学资源。
  五、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相关知识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模拟教师”是一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挑选合适的课程由学生讲解,学生讲解之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准备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书籍来丰富自身的见识,在学生自己讲解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深度更高,学生的角度与教师也不一样,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例如《三峡》一课中,学生的讲解思路与教师可能会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只要符合基本要求,都可以给学生鼓励。同时,由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与教师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包容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以培养学生创新意思。?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让我们想方设法经营好每一堂课,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卫德君.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2]《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江苏省叶枫先生撰写;
  [3]王娟.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中),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