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陈林海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张戈庄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从小掌握一系列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为更好提高美术课教学效率,作为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策略,让完善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教学理念创设有效学习过程,通过和谐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开展美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研究对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除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外,我认为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方向,是采用以传统式的教学,还是以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是教师以教为主,还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形式,都在教学结构中体现。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如在“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飞机的造型及制作图,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找出每架飞机的制作方法,用什么材料制作?学生相互探究,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漂亮的飞机?发掘创造的灵感。这样一来,把本来老师顺次讲解的内容,平行地分给了学生,优化了课堂结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他们集思广益,说出了很多令我眼前一亮的、惊喜的见解。我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改良陈旧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既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也对创建高效课堂有关键的作用!这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培养问题意识,提供“感”的机会
美术学习,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方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如低年级的色彩教学,过去只注重学生所画的画色彩是否均匀,学生画久了,就没有兴趣。这学期我尝试根据油画棒的特点,教学生如何巧用油画棒画出调和、渐变、有立体感、有层次感的画面,学生大胆体验,大胆尝试,不断丰富对色彩的感受,用彩笔绘出一幅幅富有童真、充满幻想的色彩画。
三、关注学习过程,提供“评”的机会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课堂上,要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自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实践的能力。
四、创新式教学
“制造”和“创造”的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了使中国的现状从制造改为创造,需要许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不断付出与努力。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就是任由学生的想象力飞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作品。孩子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以已经固定了的僵化的常规思维去束缚孩子的想象和创造,例如,在一次练笔课堂上,有一个学生画出来一只红色的香蕉,很多学生嘲笑他,说世界上哪有红色的香蕉,但是我给他评了一个优秀,并告诉学生要大胆想象,你没看到过的不代表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即使真的不存在,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红色的香蕉”,这就是创造的伟大之处。除此之外,在学习水墨画时,让每个学生到前面画出自己想画的一笔,然后我进行简单的勾勒,形成一幅大家共同创作的具有抽象意义的作品,从而也让学生理解到随意的一笔构造出多么意象不到的结局,从而对于创新有着更深的向往和理解。
诚然,小学美术教学还需要不断完善,美术教学绝不仅仅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课堂时间里通过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握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应以学生为本,从各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然后不断转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地去如何优化和改革,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模式合理,就能够扎实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6期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初探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教学理念创设有效学习过程,通过和谐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开展美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研究对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除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使用外,我认为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方向,是采用以传统式的教学,还是以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是教师以教为主,还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形式,都在教学结构中体现。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如在“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一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飞机的造型及制作图,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找出每架飞机的制作方法,用什么材料制作?学生相互探究,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漂亮的飞机?发掘创造的灵感。这样一来,把本来老师顺次讲解的内容,平行地分给了学生,优化了课堂结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他们集思广益,说出了很多令我眼前一亮的、惊喜的见解。我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改良陈旧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既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也对创建高效课堂有关键的作用!这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培养问题意识,提供“感”的机会
美术学习,需要学生将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方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如低年级的色彩教学,过去只注重学生所画的画色彩是否均匀,学生画久了,就没有兴趣。这学期我尝试根据油画棒的特点,教学生如何巧用油画棒画出调和、渐变、有立体感、有层次感的画面,学生大胆体验,大胆尝试,不断丰富对色彩的感受,用彩笔绘出一幅幅富有童真、充满幻想的色彩画。
三、关注学习过程,提供“评”的机会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在课堂上,要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教师自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实践的能力。
四、创新式教学
“制造”和“创造”的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为了使中国的现状从制造改为创造,需要许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不断付出与努力。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就是任由学生的想象力飞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作品。孩子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以已经固定了的僵化的常规思维去束缚孩子的想象和创造,例如,在一次练笔课堂上,有一个学生画出来一只红色的香蕉,很多学生嘲笑他,说世界上哪有红色的香蕉,但是我给他评了一个优秀,并告诉学生要大胆想象,你没看到过的不代表世界上真的不存在,即使真的不存在,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红色的香蕉”,这就是创造的伟大之处。除此之外,在学习水墨画时,让每个学生到前面画出自己想画的一笔,然后我进行简单的勾勒,形成一幅大家共同创作的具有抽象意义的作品,从而也让学生理解到随意的一笔构造出多么意象不到的结局,从而对于创新有着更深的向往和理解。
诚然,小学美术教学还需要不断完善,美术教学绝不仅仅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课堂时间里通过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握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应以学生为本,从各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然后不断转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地去如何优化和改革,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模式合理,就能够扎实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6期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初探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