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中职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作者】 安春慧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语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生今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自然不能被忽视,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不断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论述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教学;深度挖掘;思维训练
  中职学校课程安排中,语文属于基础科目,相对高中语文,其难度大大降低。在专业性和实用性思想作用下,很多学校开始忽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也从思想上放松了语文教学。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大多数本来就是基础知识较差的那一部分,这样就更造成了中职学生语文知识的断层,他们的语文知识素养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就出现了较大的差距。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影响其以后的职业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既有其实用价值,又有人文方面的价值,要正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正视中职语文作用
  语文教学不仅是关于汉语言运用的基础技能性教学,在教学中更应该渗透人文元素,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其修养,达到德育和文化传承的目的。这不只对普高的学生重要,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同样重要。长久以来社会上认为中职生就是一群学习成绩不佳,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其实这不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语文教学有其人文性和综合性,这些特性其实正是中职学生需要的,因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到职校就读,本来就是属于信心受挫,缺乏进取心的那一类学生,此时的他们更需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来填补精神上的缺失。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智慧,发展他们的注意、观察、接收、记忆、判断、推理等能力和综合创造的才能,让他们在听说读写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从而获得驾驭生活不断进步的能力。
  二、深度挖掘教材的教育元素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典范,应该从中挖掘出其中深层次的内涵,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课中,笔者让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海伦·凯勒的相关信息,课时向学生再次着重介绍她。大概内容为:“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大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失去了视觉、听觉以及语言能力。但她幸运地遇到了她的家庭教师,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凭借顽强的意志,掌握了英、法、德等五种语言,顺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且成为了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然后,通过课文中对三天光明的安排的描述的介绍分析,再结合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一个盲人,向你们有视力的人作一个提示,给那些善于使用眼睛的人提一个忠告:想到你明天有可能变成瞎子,你就会好好使用你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盲人对光明的渴望,启发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学习海伦?凯勒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她那宽广美丽的胸怀,重新树立自信心,进取心,进而在中职的学习中规划出充满希望的职业人生,做一个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的人。
  三、注重学生思维训练
  对中职学生来说思维训练非常重要,它是学生体会文章内涵、培养文学情感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结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合理地提出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在墙上画了“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老画家贝尔曼要用生命的代价来鼓励青年画家,青年画家为什么要将常春藤叶作为生命的寄托,文章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让学生从阅读到理解再到分析这一过程存在很多困难,但教师可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通过语言点拨,鼓励学生坚持训练。
  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鉴于中职生普遍基础较差的因素,中职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对于旅游、市场营销、文艺这类学科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有很多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工作内容,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培养他们听和说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学会听话的基本方法,能够做到听完整、听明白,并且抓住重点。在“说”的方面,教师要让他们学会简明、连贯、得体的讲话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造情境来进行。例如,可以模拟商务洽谈的场景,让学生从着装和商务礼仪到谈话口吻、谈判技巧等方面全方位的体会“说”的内涵;可以模拟导游带团的场景,让学生在旅游规则宣讲和景点介绍中掌握如何控制讲话的情绪和态度,掌握说话的主次轻重以及如何引起队员的兴趣、活跃集体气氛。而对于理工科类学生来说,比如汽修、机电、数控等专业,教师应当把训练的重点放在“读”和“写”上面。教师可以着重训练他们阅读理工类理论文章、设备说明书等的能力,还可以着重训练他们一些数据统计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技巧,这些对于理工科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总的来说,教师要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教学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他们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才能真正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学生。
  总之,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基本目标是不会改变的,语文教师在面对复杂的生源情况时,更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追求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以充足的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全面提升学生整体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帆.中职语文教学也应与“职”俱进[J].华夏教师,2017(11):71.
  [2]苏占先.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