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朝波

【机构】 (青海省电化教育馆)


【正文】摘 要:想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加大对教学中问题的研究力度,管理并控制好整体的教学流程,让教学过程可以顺利的进行。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就行综合性的分析,结合现阶段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深度融合
  语文文化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已经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这项技术的使用给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帮助,极大程度的简化了整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将其内容进行了升华。在语文的教学中很多的内容都得到了创新,将其挑战有效的转化为了机会,给了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机会,加强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力度,减少其阻碍,有效的将我国文化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我国教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现状
  信息技术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乃至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结构,其信息教书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其所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大,采用其进行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改变我国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凸显出了我国教学事业的建设关键点,可以采用这项技术,对我国语文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其中,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信息化的气息,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其教学内容等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处理。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落后
  由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虽然西部大开发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但是客观来讲,与东部地相比,的经济与科技依然落后。虽然我国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方针,但是由于的客观条件,使得信息技术推广困难。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依然是传统的上课方式。这完全湮没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既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文明的传承。
  2.教学意识不够强
  据调查研究显示,多媒体教学大多限于高校以及少部分。据学校领导反映:资金缺乏,不能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只能顾及高年级了。要知道教育需从娃娃抓起,不仅指思想,教学设施也是一样。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枯燥无味的语文形象生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可见,不重视语文教学,严重的阻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3.教师综合素质低
  目前我国语文教学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地的偏远、经济比较落后,很多教师避免常驻地任教,使德大量的教师资源流失。为了解决教师资源匮乏的现状,往往降低入职门槛,但是缺乏网络教学的专项培训,也没有后期的考核,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有的甚至对网络教学一无所知,严重的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优势的发挥。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具体措施
  1.加大教育设备的投资
  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环境创设的投资力度,置办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的经济与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生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与考核力度,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掌控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
  我国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提高信息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处理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比如保留传统语文教学精髓,利用多媒体教学集视听说为一体的优势,将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同时利用影音视频让生领略文化的风情,培养其对语文的兴趣。其次,要丰富课堂形式,教师在讲解PPT的同时也要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提高生学习的主动性。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及地位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程度上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在对学生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内容重点讲解,比较口语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使用语的习惯,提高口语水平。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蒸蒸日上,这项技术的使用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其有效的改善了我国整体的教学环境,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很多的解决,让学生们能在享受的过程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利用最短的时间来收获最多的知识,将其教学效果进行了升华,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沟通程度,提升了师生之间的连接程度,将信息技术完整的应用到我国语文的教学当中,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刘文. 语文教学当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讨[J]. 中国高新. 2017(11) 
  [2] 罗海秋.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为例[J].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7(07) 
  [3] 王坤. 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之道[J].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