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民族地区学前安全教育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 降曲珍
【机构】 (四川省石渠县奔达乡中心校)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家庭、校园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幼儿安全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命题。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生命教育实施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安全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安全教育应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幼儿园、家庭等资源实施幼儿生命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教育;问题;策略
1.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幼儿园的建筑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1)在园舍结构方面,部分幼儿园存在采光度较低,通风不畅的问题,久而久之,会造成屋内病菌的滋生,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
(2)幼儿园的楼梯台阶偏高,幼儿上下楼梯有一定的困难,走廊护栏较低,会给幼儿生活造成安全隐患。
(3)幼儿园的走廊和楼梯较为狭窄,当幼儿一起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会因为拥挤出现踩踏事件。
(4)幼儿园存在事故隐患的地带没有设置警示标语。
1.2幼儿园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幼儿园的消防设施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许多幼儿园的灭火器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堵塞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幼儿园安全隐患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1.3限制幼儿的活动区域
现如今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幼儿园还有家庭就会人为的把孩子的活动区域给限制住。一些幼儿园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全天候的在老师的监控之下,只允许幼儿在教室、宿舍等市内活动场所活动。这样限制幼儿的活动区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可是这样做长期以来就会束缚幼儿的发展,阻碍了幼儿的思想。而且,长期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会使得幼儿不敢见世面或者是见生人,不敢去参加室外的活动。容易造成幼儿失去创新精神,想象力容易弱化,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抹杀了其天性。再加上,幼儿长期在室内,没有接触过外界的事物容易造成他们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出现不安,不知如何解决的情况发生,俨然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学前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防范危险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然而幼儿又好奇、好动、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面临危险也不会保护自己。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不小心受伤或伤到身边的孩子。
2.改进幼儿安全教育的策略
2.1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1)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安全的守护者。园长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转变教师观念,强化全园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奖惩机制,将安全工作与各岗人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2)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充分了解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以及较常出现的安全事故的种类,不断提高教师防范幼儿安全事故的能力,并使教师全面掌握有关幼儿安全教育以及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定期举行安全教育讲座,使教师掌握更多安全处理的方法。
(3)提高幼儿园教职工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要加强教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热爱幼儿、精心呵护幼儿,从保护每个幼儿的心理、生理健康做起,把确保幼儿人身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2.2设置情景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创造一定的情景,将各种事物、背景等运用多种方式直观的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做好安全教育需要情景的帮助。老师可以在教室、走廊、食堂、厕所等多个地方张贴上宣传安全的标语,或者是用直观的图画展现出来,既生动又不失教育的意义。在营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儿童相互配合,引导幼儿去感悟和理解这些标语或者是图画的重要意义。在各个走廊中可以贴上“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还有画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图画,以及“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而且,为了保持图画还有标语的新鲜性,老师应该按周期来更换内容,这样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器械或者是玩具创造交通道路的情景,或者是带领孩子制作救护车、消防车,还有灭火器等事物,教给孩子这些东西的具体意义等。并且利用这些东西带领儿童开展一些情景游戏,模仿一些危急事件,让幼儿能够有亲身感受的经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儿童了解安全教育的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3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知识渗透的方法
幼儿在幼儿园中呆的时间要比在家呆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安全知识的渗透,在实践中教育,更有助于幼儿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如在早上检查的时候,组织幼儿吃午餐的时候,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洗漱的时候等等。很多时候都可以进行安全教育。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应该在多个环节进行广泛的渗透,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得幼儿能够真正的理解到安全教育的真谛。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
2.4构建家园社区互动机制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社区既有丰富的安全教育的资源,但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家庭、社区对幼儿安全教育作用是幼儿园无法取代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尽快构建家园、社区互动的桥梁和科学机制,形成教育的合力。如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开辟安全专栏、家长开放日、网站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安全教育相关知识,指导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安全教育。假日前的公开信,让家长有意识在假期中抓好安全教育。建立校园信息库,储存幼儿相关资料信息,开辟安全栏目,针对问题进行互动。邀请参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和体验。信息的沟通和机制的建立,改变了家长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而消防大队、派出所、交警大队、街道社区是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源,应努力挖掘社区安全教育资源,使安全教育更加直观有效。
总之,我们要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促使其提高安全的自我防护能力。教师的外在教育要通过幼儿的自身认识的提高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增强其体质,提高身体反应的敏捷性,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为其躲避意外伤害事故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09,(01)
[2]杨小容.幼儿安全教育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
关键词:幼儿教育;安全教育;问题;策略
1.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幼儿园的建筑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1)在园舍结构方面,部分幼儿园存在采光度较低,通风不畅的问题,久而久之,会造成屋内病菌的滋生,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
(2)幼儿园的楼梯台阶偏高,幼儿上下楼梯有一定的困难,走廊护栏较低,会给幼儿生活造成安全隐患。
(3)幼儿园的走廊和楼梯较为狭窄,当幼儿一起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会因为拥挤出现踩踏事件。
(4)幼儿园存在事故隐患的地带没有设置警示标语。
1.2幼儿园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幼儿园的消防设施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许多幼儿园的灭火器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堵塞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幼儿园安全隐患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1.3限制幼儿的活动区域
现如今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幼儿园还有家庭就会人为的把孩子的活动区域给限制住。一些幼儿园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全天候的在老师的监控之下,只允许幼儿在教室、宿舍等市内活动场所活动。这样限制幼儿的活动区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可是这样做长期以来就会束缚幼儿的发展,阻碍了幼儿的思想。而且,长期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会使得幼儿不敢见世面或者是见生人,不敢去参加室外的活动。容易造成幼儿失去创新精神,想象力容易弱化,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抹杀了其天性。再加上,幼儿长期在室内,没有接触过外界的事物容易造成他们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出现不安,不知如何解决的情况发生,俨然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
学前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防范危险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然而幼儿又好奇、好动、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面临危险也不会保护自己。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不小心受伤或伤到身边的孩子。
2.改进幼儿安全教育的策略
2.1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1)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幼儿安全的守护者。园长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转变教师观念,强化全园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奖惩机制,将安全工作与各岗人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2)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充分了解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以及较常出现的安全事故的种类,不断提高教师防范幼儿安全事故的能力,并使教师全面掌握有关幼儿安全教育以及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定期举行安全教育讲座,使教师掌握更多安全处理的方法。
(3)提高幼儿园教职工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要加强教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热爱幼儿、精心呵护幼儿,从保护每个幼儿的心理、生理健康做起,把确保幼儿人身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2.2设置情景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创造一定的情景,将各种事物、背景等运用多种方式直观的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做好安全教育需要情景的帮助。老师可以在教室、走廊、食堂、厕所等多个地方张贴上宣传安全的标语,或者是用直观的图画展现出来,既生动又不失教育的意义。在营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儿童相互配合,引导幼儿去感悟和理解这些标语或者是图画的重要意义。在各个走廊中可以贴上“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还有画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图画,以及“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而且,为了保持图画还有标语的新鲜性,老师应该按周期来更换内容,这样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器械或者是玩具创造交通道路的情景,或者是带领孩子制作救护车、消防车,还有灭火器等事物,教给孩子这些东西的具体意义等。并且利用这些东西带领儿童开展一些情景游戏,模仿一些危急事件,让幼儿能够有亲身感受的经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儿童了解安全教育的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3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知识渗透的方法
幼儿在幼儿园中呆的时间要比在家呆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安全知识的渗透,在实践中教育,更有助于幼儿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如在早上检查的时候,组织幼儿吃午餐的时候,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洗漱的时候等等。很多时候都可以进行安全教育。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应该在多个环节进行广泛的渗透,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得幼儿能够真正的理解到安全教育的真谛。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
2.4构建家园社区互动机制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社区既有丰富的安全教育的资源,但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家庭、社区对幼儿安全教育作用是幼儿园无法取代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尽快构建家园、社区互动的桥梁和科学机制,形成教育的合力。如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开辟安全专栏、家长开放日、网站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安全教育相关知识,指导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安全教育。假日前的公开信,让家长有意识在假期中抓好安全教育。建立校园信息库,储存幼儿相关资料信息,开辟安全栏目,针对问题进行互动。邀请参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和体验。信息的沟通和机制的建立,改变了家长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而消防大队、派出所、交警大队、街道社区是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源,应努力挖掘社区安全教育资源,使安全教育更加直观有效。
总之,我们要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促使其提高安全的自我防护能力。教师的外在教育要通过幼儿的自身认识的提高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增强其体质,提高身体反应的敏捷性,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行为,为其躲避意外伤害事故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J].科学之友(B版),2009,(01)
[2]杨小容.幼儿安全教育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