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作者】 任维花
【机构】 (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自治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一门跨文化的学科,在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很多地方都有跨文化的体现。如何在这种跨文化课程里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初中英语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探讨,以有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当前《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列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并提出在起始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较高阶段的要求是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跨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文化教学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交际双方具有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指的是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
2、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跨文化意识低下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老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学校所受到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大部分的初中学校仍旧以考试成绩为主,为了让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提升,会忽视掉对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重视。英语教学老师会过于注重学生们的听力训练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听力以及阅读能力在最终考试中所占据的分数比值比较高,所以其整体老师们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其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
2.2文化教学不够充分
文化教学和其它知识类的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补充分的文化教学现象尤为明显,这就使得学生们无法高效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内容,同时还会阻碍到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文化因素涉及的内容以及层面比较广泛,可以将其因素内容放置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各类细节之中,无论是词汇的教学,还是英语语句语法的拼写,都存在着极强的文化效用。但是现阶段,我国英语文化教学活动开展的力度低下,没有针对其中西方的文化进行论述,会过于注重教学的表面,没有关注其事物的本质。除此之外,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性文化交际活动的开办频率低下,这就使得其形成了哑巴英语的教学现象,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极为薄弱。
3、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措施
3.1强化英语老师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具有不可分隔的联系,当学生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那么其就会更为轻松的掌握其语言知识,更好的使用该项语言。老师必须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加大对学生们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力度,从综合性的层面分析,找出提升老师跨文化意识的措施,让老师们可以自主的挖掘其英语知识的文化内容。学校也要定期的开展跨文化意识重要性的宣讲工作,让老师以及学生们都能认知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让其意识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之中。
3.2英语教师注重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技能和技巧
建立在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基础上的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材的讲授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导入、口语训练、反复操练复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中的重要节日的读音和名称有较好的掌握,但掌握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学生在初中教学阶段,初中英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单纯记住。但初中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要让学生更清晰和深刻的了解相关节日和某些词汇后面的引申意义和其来源所在,这才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体验。对英美文化的体验是学生在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后的步骤。这时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真实或虚拟环境中来让学生运用语言体验文化,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中西文化的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要更好的形成跨文化意识,需要形成对中西文化的反思。学生自己的积极反思比英语教师的讲解更有持久性。学生应该结合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大事情,形成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根源上分析文化差异的产生,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中西文化的反思。
4、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的新体验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由语言的民族文化性质决定。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及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虽然我们读听说写英语无不受到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文化的融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或暑期出国交流学习。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结语:作为英语教师,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重视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才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与对策[D].张媛.鲁东大学2012
[2]如何实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课堂”[D].雷定塬.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万红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当前《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列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并提出在起始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较高阶段的要求是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跨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文化教学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交际双方具有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指的是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
2、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跨文化意识低下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老师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学校所受到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大部分的初中学校仍旧以考试成绩为主,为了让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提升,会忽视掉对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重视。英语教学老师会过于注重学生们的听力训练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听力以及阅读能力在最终考试中所占据的分数比值比较高,所以其整体老师们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其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
2.2文化教学不够充分
文化教学和其它知识类的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现阶段,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补充分的文化教学现象尤为明显,这就使得学生们无法高效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内容,同时还会阻碍到培养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文化因素涉及的内容以及层面比较广泛,可以将其因素内容放置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各类细节之中,无论是词汇的教学,还是英语语句语法的拼写,都存在着极强的文化效用。但是现阶段,我国英语文化教学活动开展的力度低下,没有针对其中西方的文化进行论述,会过于注重教学的表面,没有关注其事物的本质。除此之外,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性文化交际活动的开办频率低下,这就使得其形成了哑巴英语的教学现象,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极为薄弱。
3、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措施
3.1强化英语老师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具有不可分隔的联系,当学生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那么其就会更为轻松的掌握其语言知识,更好的使用该项语言。老师必须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加大对学生们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力度,从综合性的层面分析,找出提升老师跨文化意识的措施,让老师们可以自主的挖掘其英语知识的文化内容。学校也要定期的开展跨文化意识重要性的宣讲工作,让老师以及学生们都能认知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让其意识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之中。
3.2英语教师注重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技能和技巧
建立在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基础上的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材的讲授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在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导入、口语训练、反复操练复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中的重要节日的读音和名称有较好的掌握,但掌握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学生在初中教学阶段,初中英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单纯记住。但初中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要让学生更清晰和深刻的了解相关节日和某些词汇后面的引申意义和其来源所在,这才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注重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体验。对英美文化的体验是学生在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后的步骤。这时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真实或虚拟环境中来让学生运用语言体验文化,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中西文化的反思。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要更好的形成跨文化意识,需要形成对中西文化的反思。学生自己的积极反思比英语教师的讲解更有持久性。学生应该结合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大事情,形成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根源上分析文化差异的产生,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中西文化的反思。
4、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的新体验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由语言的民族文化性质决定。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及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虽然我们读听说写英语无不受到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文化的融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或暑期出国交流学习。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结语:作为英语教师,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重视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才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与对策[D].张媛.鲁东大学2012
[2]如何实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课堂”[D].雷定塬.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万红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