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安宗胜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学)


【正文】摘 要:应用多媒体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时也符合目前素质教育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物理;实验;探究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等都建立在实际实验基础上的。合理的利用电化教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优化实验过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物理实验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一些复杂的教学内容,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尤其一些物理现象很难靠教师用语言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搜索出他们头脑中积累的与这些物理现象相关的内容。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将这些现象再现出来,便会为他们合理猜测、正确推理提供帮助。如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这一实验时,教师没有先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给出,而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在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时,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便很好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然后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又如对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将火车、汽车、飞机等物体的行驶情况组合在一起播放,再进行比较……这不仅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演示一般都非常快,或者并不非常直观,甚至有些无法观察,尽管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也很难使学生对实验进行正确的分析。但如果我们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的显示给学生,使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结论的得出会更加自然。例如:很多学生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难以理解,我们用flash工具做成一个演示课件,通过形象的模拟音叉的振动,放大的空气中分子的疏密变化展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声波形成过程,大大降低了这个知识点的难度,促进学生对声波形成和传播过程的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磁体的磁化过程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把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新教师教学手段,提高实验课堂效率
  在物理实验中,由于需要学生参与实验的内容较多,常常会感到时间紧迫。例如在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相关”的实验,为了保证探究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对实验时牵涉到的实验器材的组装及实验中应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给予指导,如果采用传统的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既费时又使学生容易听了这忘了那,顾此失彼。若能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先把量热杯、温度计等实验装置展示在大屏幕上,再用动画与变幻的文字提示量杯中的液体的种类以及温度计上升的情况,在操作时,有什么问题只要看一下提示,又可以继续实验了,这样既省时又高效,学生也容易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实验过程,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免不了要复习实验。如果把实验重新做一遍就会费时费力,而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实验过程,就会大大节省实验时间,同样再现实验过程,达到复习效果。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在复习时我们把各个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再现,学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重新回顾实验的过程,再次总结实验规律,提高复习的效率。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实验、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实验的复习均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解决了学生在做实验时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现象看不清、危险实验不能做的情况。但是信息技术归根结底只是辅助作用,如果完全依赖它,将使学生养成不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正确理解物理学本质的坏习惯,甚至会懒于动手实验。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一定要做到正确选择,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科研成果范例》作者:高长梅 苟萍
  [2]《江苏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