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物理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周 军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物理课堂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项具体活动中能发挥主动性,自觉地乐于、勇于、勤于去进行各项教学实践,自觉、主动地去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旨在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过程。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一、 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都能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常规教法,改编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编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物理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 加强科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物理新教材突出强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得到科学家们探求知识过程中的一些思维方式,体会到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善于观察和善于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观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自主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有效的观察。其次要提倡提出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学生通过动脑筋想出来的,教师就要肯定他们,给他们信心,有时奇思妙想是能够碰撞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的。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一过程不是教师指点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对平时在生产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分析而来。这样教师不要直接用语言激励学生的自主能力自然就得到了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些猜想和假设,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然后根据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讨论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列出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与测量仪器等。
  三、 树立崇高的志向
  一个学生能否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其志向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理想的人犹如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一叶小舟,学习物理缺乏动力。要矫正这种厌学心理,必须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以物理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结合有一些科学家开始时读书并不优秀,成功是靠后天的努力换来的故事;结合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讲物理学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突出物理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美军轰炸我国驻南使馆,讲“落后要挨打,贫穷要被欺”的道理,唤醒他们以振兴中华为目的,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
  四、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当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时,学生那一张张因争论而激动涨红的脸,让我深深感动。这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性教学顺利地叩开了物理的大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所以,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知识的兴趣,主动的学习。课堂引趣,一是要“精”,要根据所学的内容,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迷设障等,但不能冗长。二是要“妙”,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学习。
  五、 建立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读书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每个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下转第61页)(上接第62页)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与组之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这一点在物理探究实验课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体现。比如八年级物理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中,体现探究全过程,在实验中要分小组实验,每组四人,能力高、中、低、差,这样探究下来效果非常好,每个组员都得到自主学习的机会。
  六、 制定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方法的总和,有利于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所以引导学生把握重要的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种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这一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教师在比较困难的地方适当给予指导,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可以进行分组实验和讨论,在自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做实验以及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有利于顺利的实现课堂上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从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入课堂教学之后,我发现学生确实动起来了,上课再也不是正襟危坐,课堂上再也没有打瞌睡的了。有时候学生的表现能让老师大吃一惊,你想不到,学生能有如此精彩的展示。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青春期的青少年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多交流,多交往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觉醒,这种课堂模式为他们张扬个性提供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