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作文评改有效策略
【作者】 赵小琴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坦溪小学)
【正文】“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作文教学。一堂堂生动的作文指导课,一次次务实的习作训练,确实是提高学生写作成绩的重要途径。但有不少教师在作文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作文评改”这一重要环节。那么,怎样通过作文评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努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择评改策略,作了如下尝试: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读”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即放开声音去读自己写的文章,文章经自己一读,好多毛病就发现了。我认为写作要有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念给家长听,念给同学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让其他人发表听了以后的看法或是建议。然后自己在不断地改,改,改,改到实在不知道怎么改的时候,这篇作文也许就差不多了。
老舍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还有叶圣陶这两位文学大家都用直白、浅显的语言讲了自己是如何修改作品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念”。老舍先生一口气用了五个“念”,而且连续、反复地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作文中“念”是何等重要!怎么念呢?要边念边想。想什么呢?要想语句通顺不通顺,用词准确不准确,语句别扭不别扭,前后的逻辑关系强不强。可见,要边读边想,而不是有口无心地读一读。
二、教师评改
1.认真批改,反馈及时。学生的作文有长短优劣之分,但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要满腔热情地去认真读、认真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并且教师要设法在短时间内批改完作文,及时地进行反馈。
2.多批少改,旨在鼓励。因此教师在看待学生作文时,宜多批少改。即批改时,除一些明显的错误予以订正外,其它地方尽量少改。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写上一些合理、中肯、优美的鼓励性评语,让学生看完评语后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巧于点拨,重在引导。如在批改某学生作文《记一次有趣的实验》〉时,写到自己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后,听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时,仅用了一句“我真的太高兴了”来写,未免显得不够具体形象,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批改这位学生作文时,在旁批中这样写道:“你的坚持不懈让人佩服;你的成功令人兴奋,要是你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写你高兴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呀!”这一评语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当之处,又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人接受,达到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三、学生评改
新课标也强调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两者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所以我们应该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自改互评”的评改模式,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自改。自我修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看格式是否正确;二是看有无错别字;三是看有无添字漏字现象;四是看有几处语病;五是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学生可按这些要求进行排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四、上好评讲课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少而精。作文讲评课目标制订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订,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
2.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在学生自改互评的基础上,选择几篇优秀作文或特色作文,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投影,师生共同欣赏品评。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作文评改。这样,既能使学生发现不足,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的评改过程中超越自我,发展思维,就能接近“自能作文。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何乐而不为?
五、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尽管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倡导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这对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显然有积极意义。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今天这个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并将它普及到教学实践中去,应用到作文评语中去,应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课题。
作文评语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学生的作文,不再以“尊师”的身份出现。评语中,教师要坚持鼓励性、灵活性的原则,这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语的立语之本。作文评语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体系。作文评语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一段好的评语,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如何做人,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评语本身的意义。但实际上,由于长期因袭的作文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教师对学生作文评语上存在着一个误区,这些评语常常缺乏深、准、,新、实、而流于浅、乏、旧、空,尤其是缺乏“觅优”的自觉意识和鼓励创作的强大内驱力,这些评语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仅对学生写好作文毫无补益,而且会大大挫伤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因此,改革作文评语势在必行,我认为让单行的作文评语改为双行或者多行,让师生互动起来,让同学、家长参与进来,作文评语不再单一,不再单薄,而丰满起来了。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读”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即放开声音去读自己写的文章,文章经自己一读,好多毛病就发现了。我认为写作要有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念给家长听,念给同学听,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让其他人发表听了以后的看法或是建议。然后自己在不断地改,改,改,改到实在不知道怎么改的时候,这篇作文也许就差不多了。
老舍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还有叶圣陶这两位文学大家都用直白、浅显的语言讲了自己是如何修改作品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念”。老舍先生一口气用了五个“念”,而且连续、反复地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作文中“念”是何等重要!怎么念呢?要边念边想。想什么呢?要想语句通顺不通顺,用词准确不准确,语句别扭不别扭,前后的逻辑关系强不强。可见,要边读边想,而不是有口无心地读一读。
二、教师评改
1.认真批改,反馈及时。学生的作文有长短优劣之分,但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要满腔热情地去认真读、认真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并且教师要设法在短时间内批改完作文,及时地进行反馈。
2.多批少改,旨在鼓励。因此教师在看待学生作文时,宜多批少改。即批改时,除一些明显的错误予以订正外,其它地方尽量少改。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写上一些合理、中肯、优美的鼓励性评语,让学生看完评语后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巧于点拨,重在引导。如在批改某学生作文《记一次有趣的实验》〉时,写到自己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后,听到爸爸妈妈的表扬时,仅用了一句“我真的太高兴了”来写,未免显得不够具体形象,无法激起读者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批改这位学生作文时,在旁批中这样写道:“你的坚持不懈让人佩服;你的成功令人兴奋,要是你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写你高兴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呀!”这一评语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当之处,又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人接受,达到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促使学生乐于表达。
三、学生评改
新课标也强调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两者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所以我们应该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自改互评”的评改模式,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自改。自我修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看格式是否正确;二是看有无错别字;三是看有无添字漏字现象;四是看有几处语病;五是看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学生可按这些要求进行排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四、上好评讲课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少而精。作文讲评课目标制订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订,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
2.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在学生自改互评的基础上,选择几篇优秀作文或特色作文,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投影,师生共同欣赏品评。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作文评改。这样,既能使学生发现不足,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的评改过程中超越自我,发展思维,就能接近“自能作文。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何乐而不为?
五、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尽管对它的内涵和外延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倡导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这对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显然有积极意义。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今天这个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并将它普及到教学实践中去,应用到作文评语中去,应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课题。
作文评语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阅读学生的作文,不再以“尊师”的身份出现。评语中,教师要坚持鼓励性、灵活性的原则,这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语的立语之本。作文评语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劳动从形式到内容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体系。作文评语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一段好的评语,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如何做人,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评语本身的意义。但实际上,由于长期因袭的作文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教师对学生作文评语上存在着一个误区,这些评语常常缺乏深、准、,新、实、而流于浅、乏、旧、空,尤其是缺乏“觅优”的自觉意识和鼓励创作的强大内驱力,这些评语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仅对学生写好作文毫无补益,而且会大大挫伤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因此,改革作文评语势在必行,我认为让单行的作文评语改为双行或者多行,让师生互动起来,让同学、家长参与进来,作文评语不再单一,不再单薄,而丰满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