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的新策略
【作者】 林丽燕 何歆颖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直机关幼儿园)
【正文】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即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园多年来一直重视抓好家庭教育,全面实施“家长学校工程”,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目标,以组织健全,管理规范为要求,积极构建家长学校。在工作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建章立制,确保家长学校办学质量
(一)成立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由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由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任家长学校的授课教师,各班班主任为家长学校的班主任。并建立起在德育处直接领导下的家长学校教研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家长学校家长考勤制度、家长考核制度、家长学校教师考核办法、家长学校校长职责、家长学校家长行为规范、家长学校教师职责、家长学校课堂教学常规、家长学校评比表彰制度、家长学校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家长学校学员登记制度及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认真贯彻落实。
(二)建立家长助教制度
1.在小、中、大班各选定1个班级作为实验班进行试点。
2.召集实验班家长参加“家长助教”专题培训会议,会议内容包括
助教的目的与意义、助救细则、助较规范流程等.
3.由实验班教师选定10名左右的家长先参与家长助教活动。
4.助教活动开展一个月后,实验班救师组织全体家长参与“家长助教座谈会”,邀请已经参加过助救活动的家长谈感受(教师需事先了解家长的参与感受),在现场让还没有参与助教活动的家长报名。
5.学期末召开“家长助教总结会”,并邀请家委会主任发起讨论:是否用家长助教活动取代家长开放日。
(三)建立家长助教档案
1.设计家长助教体验反馈表,邀请参加过的家长认真填写。
2.?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家长助教档案袋(或本)。
3.委托家委会的家长每周来园一次管理档案,教师与家长一起收集整理意见,并及时回复批注。
4.在学期末的总结会上将档案展示给班级全体家长,呈现一学期来的成果并由衷感谢全体家长的支持与付出。
二、分析现状,增强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
1.调查分析外出工作或单亲家长;2.调查分析隔代家长;3.调查分析学生的现状。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学习兴趣等内容进行调研与分析。
三、系统计划,开展好家长学校教学活动
1.培训教师。幼儿园出资给每位家长学校任课教师配发一套家庭教育教材,组织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参加了家庭教育培训班,组织教师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有关家庭教育栏目。开通计算机网络,教师通过网络来获取家庭教育的信息和经验。
2.编制计划。家长学校教务处负责制定全校授课计划,各教研组负责制定各年级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各班主任负责制定各班教学计划。
3.集体备课。暑、寒假放假前,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一学期授课内容集体备课,同时将教材的个人备课任务以单元或课时为单位分配到个人;同年级教师作为主备课人,每人分别承担1至2课时的备课任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主动多承担备课任务。各教研组教师以主备课人的详案为基础,进行集体备课后形成备课教案,并研制开发成多媒体课件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4.规划教学。按计划要求,每学期上课4次,大课小课相结合,年级上大课2次,班级上小课2次。上大课时,家长学校的全体管理人员参加,上小课时,本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参加。每次上课后都布置家长作业和家长问卷。每次讲课进行全程录像并刻制成光盘,年级之间相互借鉴学习。
5.分析问卷。学校对每次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及问卷都要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而全面掌握和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及学习需求,以便及时调整上课内容与形式。
6.考核表彰。从家长学校上课出勤、完成作业、解答问卷、上交心得体会与论文、孩子的满意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家长学员的主要依据;从家长学校的备课教案、担任家长学校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开发课件、参加家长学校教学的出勤、撰写的家长学校经验体会论文、家长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表彰。
四、不断创新,丰富家长学校的内容与形式
1.开展家庭教育报告会。邀请家教专家及家教成功人士作报告或介绍经验。另外,还请优秀家长交流育人经验,以典型引路,促进全体家长素质提高。
2.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设置每年的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将所有课堂和设施向全体家长开放,邀请广大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座谈、参观等,并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3.集中收看家教节目。将电视台的一些家教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知心姐姐”、“交流”等纳入到家长学校授课内容。并组织家长收看教育影视如《春风化雨》等。
4.组织幼小衔接工作。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去幼儿园给大班幼儿家长上课。学校期末举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时,组织幼儿园大班家长来参加,使家长能够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学习顺利过度到小学学习。
5.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可以通过请家长与幼儿同台展示汇报学习成果、亲子运动会、艺术节等方式来促进家长与学生互动,创建学习型家庭,促使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6.开通网上家教论坛。给家长搭建经验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在论坛上定期发布有关家庭教育信息和文章,有效地开阔广大家长的视野,增进交流,提高家教水平。
7.开展家教交流会。在“家长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在家长中广泛组织征集家庭育儿经验,以学龄段为区别,开展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由家长亲子分享家庭教育的酸甜苦辣,将好的方法向更多家长推广。
8.召开体验式家长会。
体验式家长会,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想方设法引领家长朝着家长会预期的主要目标,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来寻找相应的策略和实施途径,最终达到转变教育观念的目的。在体验式家长会中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即用敬业精神感动家长,用专业水平引领家长,使每次参加家长会的家长的观念得到更新,还能主动将家长会的精神带到家庭中去,影响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久而久之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成长,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延续到小学、中学甚至更久远的成长阶段的效果。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室,在陪伴幼儿和授予幼儿方式方法的效用上都不及幼儿的父母。作为教师最值得付出的努力,就是让每一位父母初见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影响是一世的。体验式家长会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值得教师们为之付出努力。
对于教师来说,在精心准备家长会的过程中,不但挑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更考验团队集体作战的能力。教师再一次又一次的家长会,设计和准备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懂得“处理事情前需要投入感情”,同时让自己越来越专业。
家长学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其发展的新模式,并将其付之行动,接受实践的考验并不断修正完善,不断提高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建章立制,确保家长学校办学质量
(一)成立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由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由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任家长学校的授课教师,各班班主任为家长学校的班主任。并建立起在德育处直接领导下的家长学校教研组。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家长学校家长考勤制度、家长考核制度、家长学校教师考核办法、家长学校校长职责、家长学校家长行为规范、家长学校教师职责、家长学校课堂教学常规、家长学校评比表彰制度、家长学校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家长学校学员登记制度及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要认真贯彻落实。
(二)建立家长助教制度
1.在小、中、大班各选定1个班级作为实验班进行试点。
2.召集实验班家长参加“家长助教”专题培训会议,会议内容包括
助教的目的与意义、助救细则、助较规范流程等.
3.由实验班教师选定10名左右的家长先参与家长助教活动。
4.助教活动开展一个月后,实验班救师组织全体家长参与“家长助教座谈会”,邀请已经参加过助救活动的家长谈感受(教师需事先了解家长的参与感受),在现场让还没有参与助教活动的家长报名。
5.学期末召开“家长助教总结会”,并邀请家委会主任发起讨论:是否用家长助教活动取代家长开放日。
(三)建立家长助教档案
1.设计家长助教体验反馈表,邀请参加过的家长认真填写。
2.?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家长助教档案袋(或本)。
3.委托家委会的家长每周来园一次管理档案,教师与家长一起收集整理意见,并及时回复批注。
4.在学期末的总结会上将档案展示给班级全体家长,呈现一学期来的成果并由衷感谢全体家长的支持与付出。
二、分析现状,增强家长学校工作的针对性
1.调查分析外出工作或单亲家长;2.调查分析隔代家长;3.调查分析学生的现状。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学习兴趣等内容进行调研与分析。
三、系统计划,开展好家长学校教学活动
1.培训教师。幼儿园出资给每位家长学校任课教师配发一套家庭教育教材,组织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参加了家庭教育培训班,组织教师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有关家庭教育栏目。开通计算机网络,教师通过网络来获取家庭教育的信息和经验。
2.编制计划。家长学校教务处负责制定全校授课计划,各教研组负责制定各年级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各班主任负责制定各班教学计划。
3.集体备课。暑、寒假放假前,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一学期授课内容集体备课,同时将教材的个人备课任务以单元或课时为单位分配到个人;同年级教师作为主备课人,每人分别承担1至2课时的备课任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主动多承担备课任务。各教研组教师以主备课人的详案为基础,进行集体备课后形成备课教案,并研制开发成多媒体课件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4.规划教学。按计划要求,每学期上课4次,大课小课相结合,年级上大课2次,班级上小课2次。上大课时,家长学校的全体管理人员参加,上小课时,本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参加。每次上课后都布置家长作业和家长问卷。每次讲课进行全程录像并刻制成光盘,年级之间相互借鉴学习。
5.分析问卷。学校对每次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及问卷都要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而全面掌握和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及学习需求,以便及时调整上课内容与形式。
6.考核表彰。从家长学校上课出勤、完成作业、解答问卷、上交心得体会与论文、孩子的满意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选优秀家长学员的主要依据;从家长学校的备课教案、担任家长学校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开发课件、参加家长学校教学的出勤、撰写的家长学校经验体会论文、家长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表彰。
四、不断创新,丰富家长学校的内容与形式
1.开展家庭教育报告会。邀请家教专家及家教成功人士作报告或介绍经验。另外,还请优秀家长交流育人经验,以典型引路,促进全体家长素质提高。
2.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设置每年的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将所有课堂和设施向全体家长开放,邀请广大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座谈、参观等,并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3.集中收看家教节目。将电视台的一些家教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知心姐姐”、“交流”等纳入到家长学校授课内容。并组织家长收看教育影视如《春风化雨》等。
4.组织幼小衔接工作。家长学校任课教师去幼儿园给大班幼儿家长上课。学校期末举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时,组织幼儿园大班家长来参加,使家长能够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学习顺利过度到小学学习。
5.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可以通过请家长与幼儿同台展示汇报学习成果、亲子运动会、艺术节等方式来促进家长与学生互动,创建学习型家庭,促使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6.开通网上家教论坛。给家长搭建经验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在论坛上定期发布有关家庭教育信息和文章,有效地开阔广大家长的视野,增进交流,提高家教水平。
7.开展家教交流会。在“家长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在家长中广泛组织征集家庭育儿经验,以学龄段为区别,开展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由家长亲子分享家庭教育的酸甜苦辣,将好的方法向更多家长推广。
8.召开体验式家长会。
体验式家长会,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想方设法引领家长朝着家长会预期的主要目标,通过调动各种感官来寻找相应的策略和实施途径,最终达到转变教育观念的目的。在体验式家长会中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即用敬业精神感动家长,用专业水平引领家长,使每次参加家长会的家长的观念得到更新,还能主动将家长会的精神带到家庭中去,影响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久而久之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成长,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延续到小学、中学甚至更久远的成长阶段的效果。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室,在陪伴幼儿和授予幼儿方式方法的效用上都不及幼儿的父母。作为教师最值得付出的努力,就是让每一位父母初见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影响是一世的。体验式家长会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值得教师们为之付出努力。
对于教师来说,在精心准备家长会的过程中,不但挑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更考验团队集体作战的能力。教师再一次又一次的家长会,设计和准备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懂得“处理事情前需要投入感情”,同时让自己越来越专业。
家长学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其发展的新模式,并将其付之行动,接受实践的考验并不断修正完善,不断提高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