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彭玉莲
【机构】 (重庆市万州清泉中学)
【正文】 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而听又是排在第一位的,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说得清。“听”是理解和获取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作为一种输入性的技能活动,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这三项技能的发展,还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球性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英语在高考中得分量,英语听力在高考中得分量,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对听力这一部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只有在平时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才能为学生今后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听力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学生对句子、文章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但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多数学生存在怕听力,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束手无策,速度跟不上。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顺利有效地完成听的教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当前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造成以上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学生存在的问题
①、学生对听力的学习重视不够。尽管学生都认为学好英语很重要,但他们学习英语只注重于英语语法、阅读及写作,忽略了对听力的训练。他们觉得在课堂上听听课本录音就足够了,课后很少做听力训练。所以,一旦考试时候,对录音很陌生,找不到语感,听完上句还没反应过来下一句就过去了,蒙蒙胧胧中做完听力试题。对自己的答案根本没把握。
②、学生基础不扎实。对语音、语调把握不准,读书时没有把握好重音、连读、升、降调、不完全爆破等;学生对单词、短语的掌握不够;语法不够精通;学生课外知识面狭隘。对社会接触少,造成了知识面的狭小,他们对外国(特别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的风情,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但是听力测试的一些材料会是与欧美风情有关的知识。
③、学生缺少解题经验与技巧。学生考试之前心境不稳,容易紧张,尤其是听到个别单词或句子不明白时,变得越来越慌张了。拿到试题后并没有认真去浏览过一遍,没有去熟悉考试题目及选题内容。特别是细节的东西,如时间、地点、相似的数字、年代、人物等。做题过程中只顾及材料讲的内容而忽略了问题是问什么,往往在答题的时候答非所问。做题时没有投入不够,不能对前后句进行逻辑推理。在听的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去抓住关键词,特别是短文理解,其实在听不懂全部句子内容情况下,只要抓住问题所考的内容就可以了。没有作笔记,像填空题、问答题,有些东西是需要做笔记帮助记忆的,即使当时听懂了,但录音一结束也就忘了,同样无法答题。所以,在听材料过程中做简单的笔记是很重要的。
2、教师存在的问题
①、听力教学前教师的引导缺乏合适的“度”。一些教师把要进行听力训练的教材,在听之前处理的过细。在听前从生词、句型及因果关系都详细引导。学生根本不需要仔细去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选项。把放听力变成摆设或是走过场,这样的听力失去了听力教学的意义。或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听力环节当作考试训练,而学生缺乏对话题的熟悉,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做铺垫。
②、听力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缺少必要的“导”。一、为听而听,使听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听,听一遍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就听两遍、三遍……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听的过程听力策略的指导和监督。比如不是忽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就是毫无任务地听,使听成为机械的放录音的活动等等。二、未能有效地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结合起来:任何听力材料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有一定的主题和体裁信息,是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很好的范例。一些教师把“听听录音、对对答案,跟读解释”作为听力课的主要模式,在完成听力任务之后认为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操练,没有真正达到语言交际能力。
二、进行有效听力教学的具体策略
听在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以达到提高其听力水平的目的。
1.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和动力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听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一定的情感策略。
2.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铺垫的关键所在,新目标每个单元所设计的文化内容比较丰富,材料也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进行一定的文化铺垫,学生听的效果会太好。因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输入,熟悉有关文化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听的欲望。其次,生词太多也会影响学生听的能力,有必要在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时候引出相关的词汇,以克服学生语言方面的障碍,并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猜词义的能力。但在介绍文化背景和新单词时要掌握一定的度。
总之,英语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它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设计合理的步骤及有效的活动,教给他们好的方法,运用熟练的听力技巧,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寻找一切听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听力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一、当前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听力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学生对句子、文章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但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多数学生存在怕听力,面对极其简单的听力题仍束手无策,速度跟不上。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顺利有效地完成听的教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当前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造成以上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学生存在的问题
①、学生对听力的学习重视不够。尽管学生都认为学好英语很重要,但他们学习英语只注重于英语语法、阅读及写作,忽略了对听力的训练。他们觉得在课堂上听听课本录音就足够了,课后很少做听力训练。所以,一旦考试时候,对录音很陌生,找不到语感,听完上句还没反应过来下一句就过去了,蒙蒙胧胧中做完听力试题。对自己的答案根本没把握。
②、学生基础不扎实。对语音、语调把握不准,读书时没有把握好重音、连读、升、降调、不完全爆破等;学生对单词、短语的掌握不够;语法不够精通;学生课外知识面狭隘。对社会接触少,造成了知识面的狭小,他们对外国(特别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的风情,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但是听力测试的一些材料会是与欧美风情有关的知识。
③、学生缺少解题经验与技巧。学生考试之前心境不稳,容易紧张,尤其是听到个别单词或句子不明白时,变得越来越慌张了。拿到试题后并没有认真去浏览过一遍,没有去熟悉考试题目及选题内容。特别是细节的东西,如时间、地点、相似的数字、年代、人物等。做题过程中只顾及材料讲的内容而忽略了问题是问什么,往往在答题的时候答非所问。做题时没有投入不够,不能对前后句进行逻辑推理。在听的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去抓住关键词,特别是短文理解,其实在听不懂全部句子内容情况下,只要抓住问题所考的内容就可以了。没有作笔记,像填空题、问答题,有些东西是需要做笔记帮助记忆的,即使当时听懂了,但录音一结束也就忘了,同样无法答题。所以,在听材料过程中做简单的笔记是很重要的。
2、教师存在的问题
①、听力教学前教师的引导缺乏合适的“度”。一些教师把要进行听力训练的教材,在听之前处理的过细。在听前从生词、句型及因果关系都详细引导。学生根本不需要仔细去听,就可以选择正确的选项。把放听力变成摆设或是走过场,这样的听力失去了听力教学的意义。或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听力环节当作考试训练,而学生缺乏对话题的熟悉,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做铺垫。
②、听力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缺少必要的“导”。一、为听而听,使听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听,听一遍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就听两遍、三遍……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听的过程听力策略的指导和监督。比如不是忽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就是毫无任务地听,使听成为机械的放录音的活动等等。二、未能有效地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结合起来:任何听力材料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有一定的主题和体裁信息,是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很好的范例。一些教师把“听听录音、对对答案,跟读解释”作为听力课的主要模式,在完成听力任务之后认为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操练,没有真正达到语言交际能力。
二、进行有效听力教学的具体策略
听在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训练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学习策略,以达到提高其听力水平的目的。
1.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和动力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听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一定的情感策略。
2.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铺垫的关键所在,新目标每个单元所设计的文化内容比较丰富,材料也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进行一定的文化铺垫,学生听的效果会太好。因此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输入,熟悉有关文化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听的欲望。其次,生词太多也会影响学生听的能力,有必要在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时候引出相关的词汇,以克服学生语言方面的障碍,并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猜词义的能力。但在介绍文化背景和新单词时要掌握一定的度。
总之,英语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它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设计合理的步骤及有效的活动,教给他们好的方法,运用熟练的听力技巧,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寻找一切听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听力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