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 沈泽征

【机构】 (安徽省望江县太慈镇沈冲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整体性把握,这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用于我的语文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
  执教小学语文多年来,我一直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作为我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其探索的过程,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改革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扬长避短,努力促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农村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探究工作,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厘清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语文学科的向前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和克服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语文教学才能顺利向前发展。那么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存在怎样的一些问题呢?
  1.阅读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对低年级语文阅读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接着指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等,让学生勾画、诵读、理解和记忆,最后让学生完成课后或教师增设的练习题。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完全没有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解,灌输知识,索然无味,没有乐趣可言,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2.教师不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提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旦有了主体地位,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高涨,他们就能自主能动的学习语文知识。但是从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来看,很多教师根本不注重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认为学生年纪小,只需满足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了解,不用花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指导学生的阅读,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发展下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导致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无法显著性提高。
  3.教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支配和指导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如果定制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不切实际,教学过程就难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纵观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缺失的,使得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过于盲目和随意,教学效率低下。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只有在明确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4.教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评价缺少针对性,不能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目前教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来看,教师多半喜欢用“真不错”、“挺好的”、“完全正确”、“还可以”等模糊的字眼去评价学生的语文阅读,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学习方法缺少引导作用;这样的评价也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帮助。
  针对上面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种种不足表现,语文教师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呢?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动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培养,语文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合理选择阅读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已经掌握的知识、生活阅历和兴趣爱好,多选择拟人化的童话、适合吟唱的歌谣、韵律感极强的诗歌、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图文并茂的小故事、有着浓浓童趣的童谣等作为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小学生通过大量的自己喜爱的阅读材料,阅读兴趣就会与与日俱增地培养起来。其次,教师要巧设疑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烈,对未知世界喜欢刨根问底,好问是他们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巧妙的设置疑问,即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描写春天的诗歌或短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学过描写春天的词语去赞美春天。春意盎然之时,教师也可带着学生到校外去赏春,加强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也加深学生对描写春天的词语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
  经验告诉我们: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多为机械记忆,背诵是他们提高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介于此,教师要安排较多的时间去训练学生的阅读,以此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阅读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可要求学生利用磁带、录像和音频等跟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个人示范读、齐读、分角色读、自由读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打消学生不敢大声读和怕读错的顾虑。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及时做出评价,通过指导性、激励性和针对性的阅读评价,帮助低年级学生提高阅读热情和兴趣,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目标。
  3.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努力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整齐划一的朗读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方式之一,但培养学生自由开放似的阅读才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那么学生个性化阅读指的是什么呢?指对于同一篇课文、同一种读物、同一体裁的文章、同一语境中的词语,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观点、个性、经历的各不相同,阅读的质量和阅读所产生的效果等都会千差万别。而正是因为这种特质不尽相同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和认知能力也会各有千秋。因语言文字内涵的丰富多彩,阅读无疑会给阅读者留下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想象空间就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培养,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提高他们自主开放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那一点点,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去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吸收书海中的丰富养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思想纯正,品德高尚,有正能量的佳作,这些佳作一方面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性格、习惯等的塑造和培养都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总之,阅读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更需要大量而又广泛地阅读,开卷有益嘛。
  结语:基础教育既是立国之基,又是强国之本。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势在必行,这必将影响我国未来人才的发展。基础语言的教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抓好抓牢。为了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小学生要好好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将来才能出色地完成祖国交给我们学生的建设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并且努力使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工作卓有成效,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