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欠发达地区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邓 航
【机构】 (重庆市潼南区涪江小学校)
【正文】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活跃学生课内外生活具有很好的作用。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对策,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问题;对策
1、存在的具体问题
问题1:农村学校教师对体育课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小学专职体育课老师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体育课老师,没有相应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体育教学认识不够,加之教学技能缺乏,把上体育课完全当成了个人行为,仅仅让学生做几节体操,跑几步便解散。部分老师把体育课上成了自习课或别的课等。
问题2:受活动场地、部分体育器材短缺的制约。近年来,随着均衡教育发展的东风,各地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等都有所改善,政府和教委都在积极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地根据实际,布局调整,撤并部分村小和边远山区的学校,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使得活动场地、体育器材短缺现象有所缓解,不过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的资源短缺的问题,学生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只是基本能承担体育教学和大课间活动,要达到优质均衡教育的要求,还需要更多努力。
问题3:受到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科发展不平衡,重文化课,轻体育课的思想依然存在。在小学大多数人把体育教学和游戏等同起来,简单的理解为是玩玩罢了,一直以来不够重视。认为体育教学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数学的精力和时间,因此部分小学在音、体、美排课上,一是便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安全,二是为了提升语文、数学成绩等原因考虑,把这些课全部排给班主任或带语文、数学的老师。把体育课当自习上,使学校体育教学形同虚设。学校中部分师生没有全面重视体育教学。一方面是学校领导及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另一方面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地进行教学,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而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其次,小学教育督导评估落实力度不够,在执行中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健全,把考试成绩看成学校的生命线,缺乏对体育课检查、敦促、评比的有效机制。
问题4: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少,场地少。部分体育活动不便开展。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经费只能维持学校的日常办公,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购置、维修学校体育器材。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策略1:提高认识,重视体育教学。欠发达地区虽然体育教师数量少,专职教师也少,但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作为体育教师有义务也有必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每天确保小学生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观摩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增加体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策略2: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农村小学虽然场地、器材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因根据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可用资源因地、因材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好学校已有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备好教案,对体育课中的场地设计方案心中有数,考虑其它班级的活动情况,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体育活动,备课中充分设计场地的活动区域,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项目的充分考虑,技术项目的难度、技术项目分布进行合理布置。
策略3:转换观念,增强体育教改实验。在小学阶段体育课虽然不像语、数等学科那样看重分数,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考多少分,而在于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增强身体素质。因此,学校要确保一校至少一名合格的专职体育教师。结合现在课改需求和本地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出或编排出符合本地小学体育教学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逐步改进小学体育课教育教学主要内容和方法。从大的方面讲,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学科,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对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具有奠基作用;从现实意义上讲,体育作为一项锻炼技能,教师要做到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锻炼技能,一两项,使之终身受益。体育运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就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就更加突出了从生活实际中创新的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现代人生活中体育运动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还在继续提高,这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休闲的需求。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源于生活的创新运动方式不断涌现,如各种健身操和舞蹈、各种简易便捷的健身器材等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策略4:学校应适当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设施资金投入。在场地器材受到局限情况下,学校要转变理念,要优先考虑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并应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的管理制度。把每学年体育运动会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日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活动安排,适当组织一些适合本地的体育活动,如:春游、远足、社会调查等活动。争取每一个学期举办一次小型运动会,可应用大课间活动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设立一定的参赛项目,达到大家参与,扩大奖励面。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也成功的举办了运动会,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冯绮虹,张俭荣.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J].田径,2017(06)。
[2]周静.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
关键词:小学体育;问题;对策
1、存在的具体问题
问题1:农村学校教师对体育课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小学专职体育课老师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体育课老师,没有相应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体育教学认识不够,加之教学技能缺乏,把上体育课完全当成了个人行为,仅仅让学生做几节体操,跑几步便解散。部分老师把体育课上成了自习课或别的课等。
问题2:受活动场地、部分体育器材短缺的制约。近年来,随着均衡教育发展的东风,各地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等都有所改善,政府和教委都在积极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地根据实际,布局调整,撤并部分村小和边远山区的学校,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使得活动场地、体育器材短缺现象有所缓解,不过有些地方仍然存在的资源短缺的问题,学生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只是基本能承担体育教学和大课间活动,要达到优质均衡教育的要求,还需要更多努力。
问题3:受到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科发展不平衡,重文化课,轻体育课的思想依然存在。在小学大多数人把体育教学和游戏等同起来,简单的理解为是玩玩罢了,一直以来不够重视。认为体育教学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数学的精力和时间,因此部分小学在音、体、美排课上,一是便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安全,二是为了提升语文、数学成绩等原因考虑,把这些课全部排给班主任或带语文、数学的老师。把体育课当自习上,使学校体育教学形同虚设。学校中部分师生没有全面重视体育教学。一方面是学校领导及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另一方面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地进行教学,对于体育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而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其次,小学教育督导评估落实力度不够,在执行中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健全,把考试成绩看成学校的生命线,缺乏对体育课检查、敦促、评比的有效机制。
问题4: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少,场地少。部分体育活动不便开展。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经费只能维持学校的日常办公,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购置、维修学校体育器材。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策略1:提高认识,重视体育教学。欠发达地区虽然体育教师数量少,专职教师也少,但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作为体育教师有义务也有必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每天确保小学生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观摩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增加体育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策略2: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农村小学虽然场地、器材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因根据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可用资源因地、因材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好学校已有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备好教案,对体育课中的场地设计方案心中有数,考虑其它班级的活动情况,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体育活动,备课中充分设计场地的活动区域,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项目的充分考虑,技术项目的难度、技术项目分布进行合理布置。
策略3:转换观念,增强体育教改实验。在小学阶段体育课虽然不像语、数等学科那样看重分数,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考多少分,而在于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增强身体素质。因此,学校要确保一校至少一名合格的专职体育教师。结合现在课改需求和本地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出或编排出符合本地小学体育教学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逐步改进小学体育课教育教学主要内容和方法。从大的方面讲,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学科,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对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具有奠基作用;从现实意义上讲,体育作为一项锻炼技能,教师要做到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锻炼技能,一两项,使之终身受益。体育运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就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就更加突出了从生活实际中创新的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现代人生活中体育运动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还在继续提高,这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休闲的需求。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源于生活的创新运动方式不断涌现,如各种健身操和舞蹈、各种简易便捷的健身器材等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策略4:学校应适当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设施资金投入。在场地器材受到局限情况下,学校要转变理念,要优先考虑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并应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以及使用的管理制度。把每学年体育运动会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日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活动安排,适当组织一些适合本地的体育活动,如:春游、远足、社会调查等活动。争取每一个学期举办一次小型运动会,可应用大课间活动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设立一定的参赛项目,达到大家参与,扩大奖励面。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也成功的举办了运动会,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冯绮虹,张俭荣.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措施[J].田径,2017(06)。
[2]周静.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