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作者】 冉振文

【机构】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正文】  摘 要:学生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努力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给学生搭建创新平台,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笔者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分析,第二部分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提出策略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内容和要求,融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把数学神奇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交流合作,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良好条件,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实践逐渐提高创新能力。
  1、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生正值十分敏感的青春期阶段,又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因此高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变得棘手起来。
  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也不容乐观,素质教育的光明大道总是被老师父母眼中的应试教育所取代,这种教育的弊端很是严重,学生们都快成为行尸走肉般的学习机器,填鸭式的教学喂养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几乎消失为零,学生们的学习完全是被动式的,这种学习状态明显是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是必须摒弃的。很多初中的教育工作者总是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公式概念强加给学生身上,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庞大而又枯燥,老师们的“专制制度”压的学生们喘不过来气来,这样长期以来,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都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因此,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艰难的。
  2、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高中生已经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科学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中生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和对将来的影响,还有很多高中生适应不了高中生活的压力,对老师和家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这对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来说最强大的敌人。
  数学不单单是图形转换和数据运算的学科,数学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灵活的头脑,这些都要依靠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存在,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或许可以说某个孩子从小有天赋,但不能说生出来就是个天才,久而久之,伤仲永那篇课文便会成为现实了,天才是罕见的,但是天才是可以培养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数学教育重在创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旦培养起来,那么在数学的学习中便能创造前所未有的产物。只有自己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才能使很多困难迎刃而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时期正是一个想象力最丰富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高中数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大力培养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每一位学术领域的成功人士,都保持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因此,教育工作者们要对这种孩子流露出来的天性进行表扬和爱护,要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教育工作者们应该重视起来。
  3、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1更新教学模式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们要尽力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会有强烈的探索意识,在整个课堂上便会完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寻求所要的答案。只有新颖的教学模式,才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才能完全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去引导孩子们去探索,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其他办法,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教育工作者还要留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提出问题,帮助孩子们消除学习上的疑虑,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和大胆的提问,彻底实施有想法就大声说出来的举措,要让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备课的时候还要引进开放式的课题,要脱离课本,把学习带到生活中去,多开展实验探究课程,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动脑,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许,学生们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力在老师的帮助下会日益丰富起来。
  3.2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只有老师和学生们的和谐相处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和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呢?首先,我们要多和同学们进行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感情的增进,如果师生之间存有罅隙,那么课堂氛围肯定生动不起来。在学生心目中,只有对老师的十分喜爱才会对这位老师所教课程产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因此,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创造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我们才能真真正正的和学生们成为朋友,我们要不断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事情,要维护孩子们的尊严,维护孩子们的天性,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心中那份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这对师生关系的融洽非常重要。只有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学习效率才会大幅度升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尽力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4、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起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一个民族不能缺少的是创新精神,教育当中不能缺少的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起则国雄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踏上巅峰。
  参考文献:
  [1]陶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09年23期
  [2]姜小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2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