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科学精神在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的培养
【作者】 王志英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中心学校西村学校)
【正文】摘 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核心,在实验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渗透科学精神、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途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应担起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精神;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精神,而化学科学精神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态度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
一、科学精神在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揭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在演示实验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以免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好玩儿”,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盲目性;二是指导学生既全面观察,同时又要分清主次。如镁带燃烧,要让学生既观察镁带燃烧发生的强光,同时主要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后面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多种感观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有利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实验和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径。根据心理学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动化的动作,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因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而且每次实验课要让学生认真准备、参与及总结。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那么,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基础。因此,应尽可能随教学进度拟好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要求更高,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设计方案或解题途径应尽可能让学生拓宽思路,寻找多渠道解决途径,再引导学生从环保、经济等多角度考虑,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或途径,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在一个阶段的知识或化学实验结束之后进行,同时难度要适中。
3、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操作不正确,应给予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操作习惯。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学生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4、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结合实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节约药品、水电等教育。通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科学及爱国主义等教育。如利用道尔顿幼年家境贫寒,12岁便挑起了生活重担,但他坚持自学最后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的故事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挫折,不断努力。
二、科学精神在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培养
1.在演示实验中,通过教师从容不迫,紧张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验提供的氛围以及围绕对实验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特别是简单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就感会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反之,失败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
2. 化学实验是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化学变化及多姿多彩的实验仪器分不开的,在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性会带给学生以整体美,这种美感也有利于实验的规范化。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除了带给学生色彩上的美感,还可以带给学生无穷的遐想。化学变化本身是一种动态的美——由一物质到另一物质的变化,可以说他具有创造美,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除了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美的感受中去思维。还有实验仪器本身也蕴藏着美,有直线美、曲线美及造型美,甚至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美的心理去赋予它们无究无尽的美。
3.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种对劳动技术的掌握。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日后工作、生活的帮助不言而喻。如学生学会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对于我们的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以后回到农村要配制农药肯定有帮助的,甚至可以结合环保知识及农业知识去寻找最佳浓度。学会土壤及水样酸咸性的测定,对于日后学生自己测定土壤、水质的酸碱性,从而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一个有知识的现代化的农民不能说没有帮助。
总之,科学精神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主题,如何搞好科学精神教育,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肩挑重担。本文仅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提出一些拙见,望广大同仁指导。
参考文献:
[1]鲁后君.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J]. 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09(10):8.
[2]王亚刚.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 祖国:建设版,2013(2):60.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精神;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精神,而化学科学精神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态度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
一、科学精神在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揭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如果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在演示实验观察过程中,应以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主。一是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以免学生把化学实验当作“好玩儿”,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盲目性;二是指导学生既全面观察,同时又要分清主次。如镁带燃烧,要让学生既观察镁带燃烧发生的强光,同时主要要求学生观察生成物的颜色,以便为后面化学变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打下基础。最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多种感观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有利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实验和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径。根据心理学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动化的动作,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因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而且每次实验课要让学生认真准备、参与及总结。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那么,学生实验必须以化学基础知识为基础。因此,应尽可能随教学进度拟好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要求更高,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设计方案或解题途径应尽可能让学生拓宽思路,寻找多渠道解决途径,再引导学生从环保、经济等多角度考虑,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或途径,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在一个阶段的知识或化学实验结束之后进行,同时难度要适中。
3、学生实验规范化也很重要。对学生操作不正确,应给予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形成错误操作习惯。因此,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必须严格要求。特别学生学习实验基本操作时,应鼓励学生按规范操作多练几次。相互监督,相互纠错。而且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4、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结合实验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护公物,热爱劳动,节约药品、水电等教育。通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化学家的故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科学及爱国主义等教育。如利用道尔顿幼年家境贫寒,12岁便挑起了生活重担,但他坚持自学最后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的故事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挫折,不断努力。
二、科学精神在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培养
1.在演示实验中,通过教师从容不迫,紧张有序的示范,可以教育并帮助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实验提供的氛围以及围绕对实验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独立操作实验,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共同完成和讨论实验现象、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成功,特别是简单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就感会使他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反之,失败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失败的原因而重获成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喜悦,使他们对战胜挫折充满信心,有利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
2. 化学实验是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化学变化及多姿多彩的实验仪器分不开的,在实验教学中,装置的整体性会带给学生以整体美,这种美感也有利于实验的规范化。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除了带给学生色彩上的美感,还可以带给学生无穷的遐想。化学变化本身是一种动态的美——由一物质到另一物质的变化,可以说他具有创造美,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除了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美的感受中去思维。还有实验仪器本身也蕴藏着美,有直线美、曲线美及造型美,甚至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美的心理去赋予它们无究无尽的美。
3.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本身也是一种对劳动技术的掌握。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日后工作、生活的帮助不言而喻。如学生学会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对于我们的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以后回到农村要配制农药肯定有帮助的,甚至可以结合环保知识及农业知识去寻找最佳浓度。学会土壤及水样酸咸性的测定,对于日后学生自己测定土壤、水质的酸碱性,从而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一个有知识的现代化的农民不能说没有帮助。
总之,科学精神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主题,如何搞好科学精神教育,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肩挑重担。本文仅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提出一些拙见,望广大同仁指导。
参考文献:
[1]鲁后君.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J]. 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09(10):8.
[2]王亚刚.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 祖国:建设版,201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