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作者】 冯建敏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在我国,现在正积极实行素质教育,将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学校不仅要让学生领会课本知识,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考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最为主要的阵地,而教师是课堂上传授知识最为重要的人。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律性较差,无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上,这种状况更为明显,他们对于多变的数字和复杂公式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非常容易走神,这往往会阻碍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应对该问题,应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与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前提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我严格要求学生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具,不得在课堂上翻包倒桌,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杜绝了课堂上常见的用什么才找什么的不良现象。另外我还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数学知识的紧密性,逻辑性,无不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做基础。有效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分数除法》时,由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分数乘法》和《倒数的认识》的基础上预习掌握了《分数除法》的算法,因此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上我常常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循循渐进,培养学生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养成审题认真、解题后验算的习惯;养成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专心听讲,勤做笔记,爱思考的习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与学生搞好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有效“教”和学生有效“学”的重要保证。否则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很难做到互动统一和共同成长,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根本
  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教师要与时俱进,刻苦探究,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兴趣来源不同,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故事情境,儿歌情境,直观演示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创设操作性情境,设障质疑情境,竞争情境。
  2、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统一、共同成长的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①优化教学手段
  以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过程单调,手法单一。即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现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有些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上过于泛滥,在不是很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会给学生带来无谓的刺激,学生容易疲劳。不但没收到实效,而且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有的教师设计活动过多,使各个活动不能完全展开,学生也来不及把活动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出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学会用尽量少的素材和活动,去达到最高的效益。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可以拆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的圆柱形纸筒。通过小组的观察和拆解很快明确了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的和,两个底面是圆属已有知识,而侧面积就通过重复拆——组——拆的操作不断呈现出长方形的宽等于侧面积的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的情形。学生很快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这时利用多媒体直观的呈现出长方形和侧面积各部分相互对应的面积公式)。到练习巩固环节我还是利用这一学具引导学生计算拆去一个底面的表面积,拆去两个底面的表面积。整个过程就一个实物学具素材最少,而且它与多媒体呈现圆柱体相比较即不缺少动态,又更真切、直观、立体。活动的设计是操作的节节推进,探讨的层层深入,思维的步步升华。而多媒体的利用重点是呈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转化过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②优化学习方式
  教师在优化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充分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新课程理念。课改后自主探讨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力优化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合作学习平台。
  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关键
  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自觉性还比较差,因此他们在自己学习时可能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此外,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比较具有难度与挑战性的,许多公式、口诀不是记住了就能灵活运用的。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对较差,有些学生在单独学习时会对数学产生恐惧感,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团队之间的良好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些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给各个小组安排任务,让学生共同协商,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当然,一定要确保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答题或讨论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互相激励,相互督促,从而不断培养与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学习效率,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为了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做到积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借鉴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从而不断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