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观察与创新是作文的源泉

【作者】 龙秀清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城关回族小学)


【正文】摘 要: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是最基本的创新写作要求。而要真实的体验生活,最根本的一步是观察。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冷静的思考,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真谛,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内容丰富的好文章。
  关键词:观察;创新;生活;真情实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乏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是最基本的创新写作要求。而要真实的体验生活,最根本的一步是观察。只有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冷静的思考,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才能透过生活的现象,洞察和挖掘生活的真谛,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内容丰富的好文章。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第一, 要选好观察对象,确定好观察重点
  善于观察的人,总是从写作目的出发,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好观察的对象,确定相应的重点,然后一步一步的仔细看,努力捕捉观察对象所独具的特点。这种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可以提高观察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第二, 要细致入微,充分感受
  细致是观察的起码要求,只有细致才能观察的具体、深入。观察不能只看个大略,看个轮廓;特别是不要看表面现象或突出的部分而掩盖了细节,掩盖了本质;而要精细的辨别。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件细节很少注意,常常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如果问他们这个东西、这个人怎样,都会说很可爱,很美丽。要是再追问怎么可爱怎么美丽,恐怕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缺乏细致的观察。针对这一点,在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触摸,亲口品尝,用耳倾听,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与味,声与色,动与静等各方面的美。为督促学生做到这一点,可以在学生观察前列出表格,让他们认真填写。一次观察不够再观察,直到“细致“为止。
  第三, 要有顺序,做到有条不紊
  很多时候,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西南北中,找不准方向。因为方向不准,顺序就会出乱。所以,应该教会学生常见的观察顺序,否则,写出的文章将杂乱无章。观察顺序有四种:(一)、时间顺序。如事物四季、早晚的变化。(二)、空间顺序。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左到右,取一个观察点观察,有时也可变换观察的立足点。(三)、内容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景物到人物、从主要到次要等。(四)、事件发展顺序。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例如指导学生写一篇介绍玩具的事物说明文。我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句子表达外,还十分重视学生观察的顺序性。写玩具的外形特点,一般可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进行观察。其中,局部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我拿出一个电动玩具机器猫,问学生:“这只玩具猫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美丽、神气、酷毙了、可爱极了、太好玩了、太逼真了、太奇妙了”等等都是学生的答案——这就是“整体”。接着我又问:“这只机器猫太奇妙了,但奇妙在哪里呢?”这就要认真观察每一个部分,大家想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哪?”接着,让学生思考后分组上讲台观察,然后指名一一说出,要求先说出自己的发现那与众不同的一点。而抓住事物特征就是能够观察出事物最观察顺序,再描述观察到的“奇妙”之处。其余学生认真听,“充当评委”。经过这样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写出的段落都有条理了。
  第四, 要抓住特点,发现异同
  每件事物都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就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努力突出、最具特色、与众不同的一点,从而把他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是观察的基本要求。也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为了让学生能抓住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也就是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事物的异同和变化,抓住其特点。例如描写一个人的肖像时,学生总喜欢用“乌黑的头发”、“弯弯的柳叶眉”、“炯炯有神的眼睛”、“苹果似的脸蛋”、“樱桃小嘴”、“一笑就有两个酒窝”、“洁白的牙齿”等等,把所有人都美化了,形成了“千人一面”,没有特点。针对这种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同学描写本班同学的外貌,让全班同学都来猜猜。结果很多同学把别人的外貌描述得差不多,分不出是男是女,是你是他。全班同学都笑了。我说:“先别笑,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大家把两位同学的五官进行对比,看看异同再说,好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点,再进行认真观察、描述。这次基本上抓住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说出了一位男生是“国”字形脸,微眯但有神的眼睛。而另一位男生的脸较长且瘦,眼睛乌溜溜的又圆又大。
  第五, 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由于某人或某物而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想起其他的概念。”这就是联想;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心理过程;对于不在跟前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就是想象。如果说联想能够使知识得到充实和丰富的话,想象就是在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就是学生情感受到陶冶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教师要容下个性特别的学生,要容下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容下犯错的学生,更要容下学生对自己说“不”。让每个学生敢想,善思,敢于标新立异。其次,对学生的想象,教师不仅要给予支持和肯定,而且还要积极诱发,积极引导,让学生能想。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在创新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学生只有学会了观察,做生活的主人、有心人,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才能够,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够迎来真正的、绚丽多彩的春天!在作文时文思如泉涌,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感人肺腑的好文章。